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1.18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權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建立威信的方法。《管子.山權數》:「桓公問管子曰:『請問權數。』管子對曰:『天以時為權,地以財為權,人以力為權,君以令為權。』」
2.權謀術數。漢.桓寬《鹽鐵論.非鞅》:「商鞅以權數危秦國,蒙恬以得千里。」《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太祖少機警,有權數。」
3.統計學上指用以權衡輕重的數,稱為「權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計算事物的詞或符號。如:「整數」、「數字」、「自然數」。
幾、幾個,約略之詞。如:「數年」、「數天」、「數種」。
命運。如:「氣數」、「劫數」。
計算。如:「數鈔票」、「數一數」、「不可勝數」。
責備。如:「數落他幾句」。
指出最突出的。如:「全班數她最聰明。」、「我們這一群中數他英文能力最強。」
屢次。如:「數見不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握的力量或勢力。如:「權力」、「主權」、「權威」、「權勢」、「大權在握」。
應享有的利益。如:「權利」、「版權」、「權益」、「投票權」、「所有權」。
隨機而變。如:「權變」、「權宜之計」。
衡量。如:「權衡」、「兩害相權,取其輕。」
暫時、姑且。如:「權充」、「權且」。
謀略。如:「弄權」、「權術」、「權謀」。
優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優厚、豐厚。《三國志.卷四五.蜀書.鄧芝傳》:「權數與芝相聞,饋遺優渥。」《文選.李密.陳情表》:「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放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不加檢束。《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也作「放浪」。
三時估計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符合實際情況下的期望時間。公式為Te=(To+Tp+4Tm)/6,可看出樂觀時間與悲觀時間佔相同的加權數,而最可能時間因發生的機率為最大,因此所佔之加權相對也較高,為四倍的加權數。 不確定性估計完上述之時間後,可進而知道作業內容有許多非人為可控制之因素,因此會產生不確定性,但如何得知此不確定性發生的機率或者程度為何,我們則可透過樂觀時間以及悲觀時間兩者間的差距,來做出一個比較,若是兩者間的相差非常懸殊,則可表示出不確定性的機率則越大,而反之亦然。 ...
機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敏銳,反應迅速。《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太祖少機警,有權數。」《文明小史》第三回:「幸虧店裡一個掌櫃的人極機警,自從下午風聲不好,他便常在店前防備。」也作「機敏」。
單時估計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分出樂觀時間與悲觀時間,因此可說單時估計法類似於三時估計法中的最可能時間。又因三時估計法中最後的加權數為最可能時間所佔權數最多,因此單時估計法與三時估計法最後所得之結果將會極為雷同。 單時估計法與三時估計法的優劣另一方面,在兩者方法中也各有其優劣,在單時估計法中可看出其計算相當簡易,只需計算最可能時間即可,但相對的,其所得之時間結果也可能較不精確可靠。而單時估計法的缺點即為三時估計法的優點,因此可知三時估計法的時間結果較可靠且準確,但其缺點則為計...
異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往日、以前。《管子.山權數》:「五年國穀之重,什倍異日。」
乞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乞討、乞求給與。《管子.山權數》:「而農夫敬事力作,故天毀、地凶旱、水泆,民無入於溝壑乞請者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