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215.6825 ms
共 10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詐騙。如:「欺騙」、「詐欺」、「欺世盜名」、「自欺欺人」。《戰國策.秦策一》:「反覆東山之君,從以欺秦。」
2.凌辱、欺負。唐.姚合〈寄王度居士〉詩:「天公與貧病,時輩復輕欺。」《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公子倚勢欺人,無所不至。」
3.壓倒、勝過。唐.杜牧〈張好好詩〉:「飄然集仙客,諷賦欺相如。」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文欺百里奚,武勝秦姬輦。」
|
童叟無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待小孩和老人的態度一樣,不會欺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他這是招徠生意之一道呢!但不知可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字樣沒有?」
|
自欺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但欺騙自己,也欺騙他人。《朱子語類.卷一八.大學.傳六章》:「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四回:「此刻做官的那一個不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的故智?」也作「欺人自欺」。
|
不欺暗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獨處隱僻處,亦居心端正。形容坦誠磊落。《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雖然錢秀才不欺暗室,與小女即無夫婦之情,已定了夫婦之義。」《野叟曝言》第一八回:「至于淫媟之事,休要說白相公是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即賤婢下人,亦知以禮自持,不欺暗室。」也作「不侮暗室」。
|
欺世盜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騙世人,盜取名譽。參見「盜名欺世」條。《宋史.卷三九四.鄭丙傳》:「近世士大夫有謂道學者,欺世盜名,不宜信用。」
|
欺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欺騙、背叛。《漢書.卷七六.韓延壽傳》:「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約誓明。或欺負之者,延壽痛自刻責:『豈其負之,何以至此?』」唐.韓愈〈後廿九日復上書〉:「天下之賢才,豈盡舉用,姦邪讒佞欺負之徒,豈盡除去。」
2.欺凌侮辱。《西遊記》第三一回:「你這潑猴,其實憊懶!怎麼上門子欺負人家!」《紅樓夢》第五五回:「他是個姑娘家,不肯發威動怒,這是他尊重。你們就藐視欺負他。」
|
欺人太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凌他人,到了使人無法容忍的地步。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著他做了盟府,又與他一口寶劍,筵前舉鼎,欺人太甚。」
|
欺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凌侮辱。宋.陸游〈石首縣雨中繫舟戲作短歌〉:「悲哉秦人真虎狼,欺侮六國囚侯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一回:「當我落拓的時候,也不知受盡多少人欺侮。」
|
欺善怕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負善良弱小的人,卻害怕得罪強橫的惡人。宋.李石〈遊銅梁縣雲巖〉詩:「我願石佛須少忍,欺善怕惡神所殲。」明.楊柔勝《玉環記》第一七齣:「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無端多凶惡,我每反被相辱沒,欺善怕惡,欺善怕惡。」
|
虎落平陽被犬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英雄在失勢時,容易遭到小人的欺侮。《施公案》第一四四回:「好一個剁炸的囚徒,本院今日到被這起狗奴威嚇起來了,正是:龍離滄海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