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4.64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正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正剛直。《文選.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雪。」《老殘遊記》第一八回:「像老哥聰明正直,凡事先有成竹在胸,自然投無不利。」
正直無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正而沒有私心。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見義當為真男子,則是我正直無私大丈夫。」《孤本元明雜劇.賀元宵.第一折》:「正直無私有至靈,於家為國保黎民。」也作「正直無邪」。
正直清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正剛直,清白廉潔。如:「他為人正直清廉,絕對不做貪贓枉法的事。」
正直愛潔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名Dark fingered crab, Red egg crab, Brown Shawl Crab。頭胸甲寬約可達12公分,呈橫橢圓形,長約寬的1.6倍,分區不明顯,前半部的表面有許多小斑點,尤以額區及前側緣處為多,中部和後半部平滑,前額略向中央突出呈波浪狀,分為兩葉,前側緣突出,上鰓角具有一齒或脊,眼窩小,寬度比前額寬的1/3還小。螯腳左右等大(再生的腳較小),光滑無毛或有小凹點,腕節的內緣有1個鈍齒,掌部的上緣有隆起的縱走稜線,鉗指尖端呈匙形,內緣有白色的齒狀突起,內側有2至3叢毛束,指部呈黑色至褐色。步腳扁平,光滑無毛或有小凹點,背緣和腹緣均有銳利的稜線,指節有毛,指尖呈黑色。雄蟹...
正直無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正而沒有私心。漢.順帝〈會葬宋漢策〉:「太中大夫宋漢清修雪白,正直無邪。」也作「正直無私」。
正直的朝聖者》中的幕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幕間舞。首演於1589年5月2日佛羅倫斯,慶賀梅迪西的費迪南多(Ferdinando de Medici)與洛林的克莉斯汀(Christine of Lorraine)兩人的婚禮。《正直的朝聖者》由巴嘎利(Girolamo Bargagli)編劇,愛蜜莉歐(Emilio de Cavalieri)與巴帝(Giovanni Bardi)及其他人編舞,利怒奇尼(Ottavio Rinuccini)與史佐齊(Strozzi)填詩作詞,作曲有馬蘭齊歐(Luca Marenzio, 1553-1599)裴莉(Jacopo Peri, 1561-1633)、卡奇尼(Giulio Caccini, 1545...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偏斜的。如:「正午」、「正中」、「公正無私」。
合規矩的、合常理的。如:「端正」、「正經」、「正路」、「正道」。
恰巧、剛好。如:「正好」、「正巧」、「正值」、「正中下懷」。
表動作在進行中。如:「他正在讀書。」、「外面正下著傾盆大雨。」
修改錯誤。如:「改正」、「訂正」、「糾正」。
純而不雜的。如:「純正」、「正紅色」。
肯定的。與「反」相對。如:「正面」、「正方」。
與「負」相對。如:「正數」、「正電」。
原本的、正式的。如:「正本」、「正職」、「言歸正傳」。
正月:農曆的第一個月。如:「正月初一寺廟裡擠滿了進香祈福的民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邪曲,沒有私心的。如:「正直」、「耿直」。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世極好,從小就受到好的教育,尚未成年就已名聞朝廷。宣帝時,因有功於國家,而被封為平通侯,他平常為人正直、公正不阿,因此頗得滿朝文武百官的敬重。然而,楊惲年少得志,難免表現出一副驕傲自大的模樣,於是就和宣帝最信任的老臣太僕長樂意見不合,經常有所衝突。那時候剛好發生匈奴的國王單于被殺,楊惲聽到了這件事情,就發表議論,說:「遇到一個這樣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給他擬好治國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自白送了命,就像秦朝時的君王一樣,專門信任小人,殺害忠貞的大臣,結果國亡了。 如果當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現在國家還存在。從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願、盼望。通「寧」。《說文解字.用部》:「甯,所願也。」如:「甯可」、「甯願」。《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穰穰復正直往甯。」唐.顏師古.注:「甯,願也。言獲福既多,歸於正道,克當往日所願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