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1.03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步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步,徐步。趨,疾步。步趨指行走。《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2.引申為追隨。《聊齋志異.卷五.封三娘》:「方隨喜間,一女子步趨相從,屢望顏色,似欲有言。」
隨人步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亦步亦趨」。見「亦步亦趨」條。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五.書簡二.答矢野保菴書》:「惟望卓然自立,奮焉獨往,萬勿隨人步趨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步走、趕著向前走。如:「趨前」、「疾趨而過」、「亦步亦趨」。
朝向、走向。如:「趨向」、「趨吉避凶」、「時勢所趨」、「趨於一致」。
依附。如:「趨附」、「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走、走路。如:「步行」、「徒步」、「散步」、「安步當車」。
行走時兩腳之間的距離。如:「寸步不離」、「他的步伐長度約八十公分。」
事情發展的階段或情況。如:「國步艱難」、「到此地步」。
做事的程序。如:「步調」、「步驟」。
程度。如:「退步」、「進步」。
追隨、跟從。如:「步人後塵」。
量詞。A>用於計算邁步次數的單位。如:「向前走五步」。B>用於計算事情步驟的單位。如:「立定志向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亦步亦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一趨一步注音︰| ㄑㄩ | ㄅㄨˋ漢語拼音︰yī qū yī bù釋義︰猶「亦步亦趨」。見「亦步亦趨」條。 01.明.湯顯祖〈復俞淳初侍御書〉:「舍親易瑞之一趨一步,自是孔門卓爾。」 參考詞語︰隨人步趨注音︰ㄙㄨㄟˊ ㄖㄣˊ ㄅㄨˋ ㄑㄩ漢語拼音︰suí rén bù qū釋義︰猶「亦步亦趨」。見「亦步亦趨」條。 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五.書簡二.答矢野保菴書》:「惟望卓然自立,奮焉獨往,萬勿隨人步趨也。」 參考詞語︰一步一趨注音︰| ㄅㄨˋ | ㄑㄩ漢語拼音︰yī bù yī qū釋義︰猶「亦步亦趨」。見「亦步亦趨」條。 01.《文史通義.內篇五.古文十弊》:「嘗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限制、不許超越。如:「人數不限」、「不可限量」、「限五月完工。」《文選.曹丕.燕歌行》:「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唐.岑參〈寄左省杜拾遺〉詩:「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低聲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柔,態度謙和。形容說話恭順小心的樣子。語出宋.朱熹《童蒙須知.語言步趨》。 △「下氣怡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習慣、安於。唐.劉禹錫〈答饒州元使君書〉:「其民牟利鬥力,狃於輕悍,故用暴虐聞。」宋.蘇軾〈教戰守策〉:「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於寒暑之變。」
低心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低聲下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熹論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他專為尚未啟蒙的兒童編寫了《童蒙須知》,對於學童日常生活的衣服冠履、語言步趨、灑掃清潔、讀書寫字等言行舉止,都有嚴格的規範要求。其中在〈語言步趨〉篇中提到,為人子弟,要「低聲下氣,語言詳緩,不可高言諠鬨,浮言戲笑」。就是說:作人子弟,要尊敬長上,態度要恭順,聲音要柔和,說話要詳細緩慢,不可以高聲諠譁,誇張嘻笑。「低聲下氣」是直接摘自此處的成語,用來形容說話恭順小心的樣子。
分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部辦事。如漢成帝置尚書四人為四曹,世祖分為六曹。唐.岑參〈寄左省杜拾遺〉詩:「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