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武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以權勢斷定是非曲直。《史記.卷三○.平準書》:「或至兼并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初刻拍案驚奇》卷四:「至若舞文的滑吏,武斷的土豪,自有刑宰主之。」
2.主觀輕率地判斷。如:「在沒有調查清楚前,不可武斷下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開、隔絕。如:「砍斷」、「中斷」、「斷絕」、「斷交」、「一刀兩斷」。
判定。如:「斷案」、「診斷」、「當機立斷」。
一定、絕對。如:「斷然」、「斷無此理」、「斷不可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技擊有關的。如:「武功」、「武術」。
與軍事有關的。如:「武備」、「武器」。
勇猛。如:「威武」、「孔武有力」。
作威作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橫行霸道、武斷專行
現實治療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來有學者將原先的八大階段擴展成17個必要及7個必不的原則,17 個必要分別是運用專注、要一致、禁此武斷、不期昐、運用幽默感、做自己、分享自我經驗、傾聽陳述中的隱喻、傾聽主要問題、聚焦、承受行為的結果、允許沉默、同理心、注重道德、重復提問、改變才能有希望及設定界限。7個必不分別是辯論、輕視、批判、貶低、鼓勵找藉口、挑剔及輕易放棄。 介入在現實治療法中,工作員會運用WDEP的方法介入案主,WDEP是指需求(want)、行動(doing)、評估(evaluation)及計劃(plan)。在需求階段,工作員需與案主探討個人內在...
巧取豪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取豪奪」。見「巧取豪奪」條。 01.宋.劉克莊〈饒州州院申潛彝招桂節夫周氏阿劉訴占產事〉:「文其武斷豪強之跡,前後騙人田產,巧取強奪,不可勝計。」 參考詞語︰豪奪巧取注音︰ㄏㄠˊ ㄉㄨㄛˊ ㄑ|ㄠˇ ㄑㄩˇ漢語拼音︰háo duó qiǎo qǔ釋義︰猶「巧取豪奪」。見「巧取豪奪」條。 01.明.張岱《陶庵夢憶.卷六.朱氏收藏》:「恆恐子孫效尤,以袖攫石、攫金銀,以賺田宅,豪奪巧取,未免有累盛德。」 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六.灤陽消夏錄六》:「後其夫隨高叶飛官天長,甚見委任,豪奪巧取,歲以多金寄歸,婦藉其財,以招誘少年。」
審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輕率、疏忽、武斷
虛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謙退容物,心不自滿。《莊子.漁父》:「無所得聞至教,敢不虛心。」《老殘遊記》第二○回:「你這位先生頗虛心,我對你講,眼前路都是從過去的路生出來的。」
2.心有所愧而膽怯。《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其實不知甚麼根由,怎當得虛心病的露出馬腳來。」
果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決斷、武斷
象徵暴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爾迪厄以抽絲剝繭的方式,一層一層地探索教學行動(pedago-gic action)的內涵。首先,布爾迪厄認為所有的教學行動基本上是一種象徵暴力(symbolic violence),其是藉由武斷的力量來執行文化獨斷性的增加,亦即藉由武斷的力量灌輸一種強制性的文化,所以象徵暴力的完成往往是藉由對個體意識與意志的控制。布爾迪厄的「象徵暴力」觀念則欲揭露教育行動的本質,依布爾迪厄之意,只要以獨斷的權力進行文化獨斷的強制,客觀上都是為象徵暴力,而要灌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