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8.74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歸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同性質的事物歸於一類,方便管理。
歸類描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器學習理論中,將某類物件再分成若干個子類來描述的一種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置於兩個相同詞的中間,表示語義的歸類。如:「橋歸橋,路歸路,不可把兩件事混為一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如:「類似」、「相類」。
由相同或相似的人、事、物聚合而成的種別。如:「人類」、「種類」、「類別」、「分門別類」、「物以類聚」。
大概、大抵。如:「大類」、「類皆如此」。
量詞。用於計算事物類別的單位。如:「兩類情況」、「三類貨物」。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洛本人也有提到這點,譬如生理需求若是到達20時,安全需求會出現5,社交的需求有可能會出現1)• 需求歸類可能重疊。(在馬斯洛研究發表中,也有提出類似的觀點:一個人對性慾的要求不僅是性慾而已,也可能包括了尊重與安全感)• 缺少研究支持該理論的有效性。• 片面強調了個人內在價值的實現,忽視了社會理想對人的積極性的作用。• 把人的需要看作是自然稟賦的。• 對潛意識探討的匱乏使這種論述顯得不甚完整。
精粹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粹主義與永恆主義一致主張恢復基本學科為教育過程中心,強調心智的訓練,並且以教師為中心,但相異之處可歸類為以下四點(Allan C.Ornstein,2004;黃政傑,2000):永恆主義者注重古典學科,精粹主義者更願意納入現代學科。偉大的經典不只有永恆的真理,精粹主義者認為閱讀經典是因為經典有使我們適應現實的道理,吸收了某部份進步主義的觀點。精粹主義論者認為社會文化遺產中有精有蕪,而精緻的、具有真正的價值者,並不隨時間的消逝而湮滅,反而會因時間的久遠而愈能顯出其真切的意義來,那才有延續的意義。永恆主義者較重視高等教育問...
興高采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勰,字彥和,南朝梁東莞人。著有《文心雕龍》十卷五十篇,書中討論的範圍廣泛,包括文學源流、文體區分、創作方法及文學批評等方面,對後代文學創作及文學批評影響深遠。本篇〈體性〉是在討論文章的風格與作家的性情,將文章歸類成典雅、遠奧、精約、顯附、繁縟、壯麗、新奇、輕靡八種風格,而文章風格的形成受個人的性情影響。舉了漢、三國魏、晉各朝名家為例,如:三國魏的阮籍,為人豪邁灑脫不受約束,所以他的文章格調高遠脫俗;三國魏嵇康長得英俊有俠氣,所以文章旨趣高超,辭采峻切犀利;西晉潘岳性情輕浮思想敏捷,所以文章流暢幽美。由此類推出,人的性情和寫出來的文章風格是相符的。後來「興高采烈」被用來形容興致勃勃,情緒熱烈的...
自我認同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合(identity moratorium)對第一個問題回答「是」,但對第二個問題回答「否」的人被歸類為未定型統合。他已經在尋求自我認同,但是還沒有做出任何承諾。舉例來說,瑪莉藉由宗教團體來幫助自己尋找認同,但她仍未感到充分地自我了解。 早閉型統合(identity foreclosure)對第一個問題回答「否」,但對第二個問題回答「是」的人被歸類為早閉型統合。他已經對工作、學校或是自己的認同做出承諾,但是他並沒有開始尋求認同。舉例來說,瑪莉是醫...
生涯類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需求和角色認定的特定職業所吸引,因此我們可根據個人對職業的印象和推論,將人們和工作環境加以做特定的歸類。故將個人或環境歸類為六大類型:實際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藝術型(Artistic)、社會型(Social)、企業型(Enterprising)、和傳統型(Conventional)。 實際型(Realistic type)實際型環境︰實際型環境需要工作者付出體力。工作場所多與工具、機械或動物為伍,工作者...
功能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為適應、目標達成、社會整合、模式維護,任一有機體皆可以如此之方法層層細分,而體系下的次系統也都可被歸類在上述四種功能類型之中,而功能學派認為社會會依照上述方式不斷整合,最終朝向均衡的目標前進,在均衡的社會中,變遷是緩慢而有秩序的,體系是和諧而無衝突的完美狀態。(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功能論英文關鍵字:functionalism 參考文獻註1:歐陽叔平。完全圖解社會學。南海出版社。 P.96~P.102註2:蔡文輝。社會學理論。三民書局。 P.158~P.167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