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12.99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殘餘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岩石風化產生之碎細岩屑、土壤等堆積於原來的風化地點,再經侵蝕以後殘餘的土壤,稱為殘餘土(Residual soil)。而原生土乃是在當地產生的土壤物質經風化後仍堆積於原產地未經移動,在當地發育而成的土壤。這些風化物質堆積於原產地,可能有一部分物質被某些作用移去,另有一部分物質未經侵蝕而殘留於原產地,故有殘餘(Residual)之形容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傷害、迫害。如:「摧殘」、「殘害」、「殘殺」。
凶暴的。如:「殘忍」、「凶殘」、「殘暴」、「殘酷」。
不全、有缺損的。如:「殘缺」、「殘廢」、「殘破」。
剩下的。如:「殘餚」、「殘餘」、「殘留」。
將結束的。如:「殘冬」、「風燭殘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所剩、多出來的。如:「剩餘」、「多餘」、「餘錢」。
其他的。如:「餘念」、「餘願」、「餘事」。
正常工作以外或以後的時間。如:「業餘」、「課餘」、「辦公之餘」。
約計之數。如:「二十餘人」、「我家門口有一棵榕樹,高丈餘。」
殘留的、將盡的。如:「餘溫」、「餘生」。
不盡的、未完的。如:「死有餘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殘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剩餘。《三國志.卷五七.吳書.駱統傳》:「深圖遠計,育殘餘之民。」宋.歐陽修〈百子坑賽龍〉詩:「野巫醉飽廟門闔,狼藉烏鳥爭殘餘。」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