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民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的怨恨。如:「民怨無論大小,都須細心體察,設法解決,才是負責任的政府。」南朝梁.陸倕〈石闕銘〉:「民怨神怒,眾叛親離。」《三國演義》第二二回:「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
民怨沸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姓的怨怒已達到頂點。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一○:「王荊公行新法,自知民怨沸騰。」《官場現形記》第五回:「不該應要錢的心太狠了,直弄得民怨沸騰,有無數商人,來省上挖。」
民怨盈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路都可聽到民怨,形容人民怨恨到達極點。《宋書.卷七四.列傳.臧質》:「敗道傷俗,悖亂人神,民怨盈塗,國謗彌歲。」
神怒民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鬼神震怒,人民痛恨。形容為非作歹,罪大惡極,引起眾怒。《東周列國志》第六八回:「神怒民怨,君不久矣!侈心之興,實起於楚。」也作「神怒民痛」、「神怒人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懷不滿。如:「怨恨」、「抱怨」、「怨言」。
仇恨。如:「結怨」、「以德報怨」。
怪罪。如:「任勞任怨」、「怨天尤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5) 暴殄天物:暴殄,不愛惜、任意糟蹋。天物,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殄,音ㄊ|ㄢˇ。 (6) 烝民:眾民、百姓。 (7) 逋逃:逃亡的罪人。逋,音ㄅㄨ。 (8) 淵藪:比喻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淵,魚所居之處。藪,音ㄙㄡˇ,獸所聚之處。
助紂為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1) 傾宮之女:住在巍峨宮殿中的后妃佳麗。 (1) 皓:吳王孫皓(西元242∼284),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在位期間,專橫殘暴,奢侈荒淫,大失民心。天紀四年,晉武帝六路出兵攻吳,皓出降,吳亡,在位十六年。
窮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見「窮兵黷武」條。 01.宋.司馬光〈進五規狀.保業〉:「驕者玩兵黷武,窮泰極侈,神怒不恤,民怨不知,一旦渙然,四方糜潰,秦隋之季是也。」 參考詞語︰翫兵黷武注音︰ㄨㄢˋ ㄅ|ㄥ ㄉㄨˊ ㄨˇ漢語拼音︰wàn bīng dú wǔ釋義︰即「窮兵黷武」。見「窮兵黷武」條。 01.宋.田況〈內帑策〉:「孝武得不因其資而騁嗜奔慾,翫兵黷武,用既殫費,勢不可已。」 參考詞語︰佳兵黷武注音︰ㄐ|ㄚ ㄅ|ㄥ ㄉㄨˊ ㄨˇ漢語拼音︰jiā bīng dú wǔ釋義︰即「窮兵黷武」。見「窮兵黷武」條。 01.清.昭槤《嘯亭雜錄.卷二.張魏公》:「世之訾張魏公者,皆謂其不度德量力,專主用兵,幾誤國事...
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魏了翁〈陛辭奏定國論別人才回天怒圖民怨〉:「持之以堅,斷之以果,毋為人言所怵,嗜欲所移,則臣秉鉞於外,庶乎有恃無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