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90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民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的食糧。《論語.堯曰》:「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嚐到、承受。如:「自食惡果」。《漢書.卷一○○.敘傳下》:「廣阿之廑,食厥舊德。」《宋史.卷三八六.范成大傳》:「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沉魚落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注解〕 (1) 猵狙:音ㄆ|ㄢˋ ㄐㄩ,傳說中的野獸,形似猿猴。 (2) 麋:動物名。與鹿同類而稍大,雄麋青黑色,頭生枝角,雌麋呈褐色,體略小。 (3) 鰌:音ㄑ|ㄡ,動物名。形似鰻,體圓尾扁,色青黑,無鱗。常居於泥中,亦稱為「泥鰍」。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淹水,雨多成災。通「澇」。《莊子.秋水》:「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紀》:「比年水潦,民食不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所結的實。如:「水果」、「乾果」。《韓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匱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缺乏、不足。《漢書.卷一○○.敘傳下》:「四民食力,罔有兼業,大不淫侈,細不匱乏,蓋均無貧,遵王之法。」
民以食為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以糧食為生存的根本。形容民食的重要。《漢書.卷四三.酈食其傳》:「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東周列國志》第八一回:「臣聞『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今歲年穀歉收,粟米將貴,君可請貸於吳,以救民飢。」也作「民以食為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獸類所吃的草。《說文解字.廌部》:「獸之所食艸。」《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薦。」
沈魚落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注解〕 (1) 猵狙:音ㄆ|ㄢˋ ㄐㄩ,傳說中的野獸,形似猿猴。 (2) 麋:動物名。與鹿同類而稍大,雄麋青黑色,頭生枝角,雌麋呈褐色,體略小。 (3) 鰌:音ㄑ|ㄡ,動物名。形似鰻,體圓尾扁,色青黑,無鱗。常居於泥中,亦稱為「泥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