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水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新唐書藝文志》題為漢桑欽撰,《四庫題要考證》係三國時作品,三卷。為記載中國一百三十七條河道源流的地理著作。
水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北魏酈道元撰,四十卷。為水經的注本,內容以水經一百三十七條水道為經,以記述地理、人物、古蹟、景貌為緯,詳述其支流至一千二百五十二條,文字比水經原書多出二十倍。對於山川景物描寫生動,文辭雋美,為一部兼具地理及文學價值的著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專講某種事物或技藝的文章、著作。如:《水經》、《茶經》、《馬經》、《山海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色、無味的液體。如:「冰水」、「熱水」、「水火無情」。
江、海、河流、湖泊的總稱。如:「漢水」、「洛水」、「水運」、「水路」。
汁、液。如:「墨水」、「藥水」、「橘子水」、「檸檬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色、日光。如:「晨曦」、「曙曦」。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聊齋志異.卷四.促織》:「東曦既駕,僵臥長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野獸,似猴而性多疑。《爾雅.釋獸》:「猶如麂,善登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山多猶猢,似猴而短足,好遊巖樹。」
中流砥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逆流,潛行百步,又順著水流,潛行了九里,才抓住那大黿,將它殺死了。」這裡的砥柱山位於三門峽東,根據《水經注》記載,當年大禹治水時,這座山因為擋住水道而被鑿開,之後河水流到這裡就分流而過,這座山就像根巨大的柱子,屹立於黃河急流之中,所以取名為砥柱。後來「中流砥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獨立不撓、能擔當重任支撐大局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注入。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恆水又東逕藍莫塔,塔邊有池。」
舉一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觀隅三反注音︰ㄍㄨㄢ ㄩˊ ㄙㄢ ㄈㄢˇ漢語拼音︰guān yú sān fǎn釋義︰猶「舉一反三」。見「舉一反三」條。 01.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序〉:「進無訪一知二之機,退無觀隅三反之慧,獨學無聞,古人傷其孤陋,捐喪辭書,達士嗟其面牆。」  參考詞語︰舉隅反三注音︰ㄐㄩˇ ㄩˊ ㄈㄢˇ ㄙㄢ漢語拼音︰jǔ yú fǎn sān釋義︰猶「舉一反三」。見「舉一反三」條。 01.宋.劉克莊〈祭少奇姪〉:「惟汝幼而穎悟,長而玉立,頎然秀美,見者傾挹;雅俗兼通,《詩》、《禮》蚤習,舉隅反三,觸類知十。」  參考詞語︰一隅三反注音︰| ㄩˊ ㄙㄢ ㄈㄢˇ漢語拼音︰yī yú sān fǎ...
捕風捉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音︰xì fēng bǔ yǐng釋義︰猶「捕風捉影」。見「捕風捉影」條。 01.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贛水注》:「有二崖,號曰大蕭小蕭,言蕭史所遊萃處也。雷次宗云:『此乃繫風捕影之論。』」 02.明.焦竑《焦氏筆乘續集.卷一.讀論語》:「夫門人疑一貫之說,如繫風捕影之難,而曾子斷斷然以忠恕盡之。」 參考詞語︰捕風繫影注音︰ㄅㄨˇ ㄈㄥ ㄒ|ˋ |ㄥˇ漢語拼音︰bǔ fēng xì yǐng釋義︰即「捕風捉影」。見「捕風捉影」條。 01.五代十國南唐.史虛白《釣磯立談》:「於是連兵十許年,國削民乏,渺然視太平之象,更若捕風繫影。」 02.宋.朱熹〈答廖子晦書〉一八首之一八:「蓋性命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