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8.5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沈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29~1093)字存中,宋錢塘人(今浙江省杭縣)。博學多才,兼通天文、方志、律曆、音樂、醫藥、算數等。嘗出使契丹。著有《夢溪筆談》、《長興集》等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如宋代有沈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含。如:「包括」、「概括」。
搜求。如:「搜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粗心、不注意、不細密。如:「人為疏忽」。《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其於計疏矣。」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七.象數一》:「落下閎曆法極疏,蓋當時以為密耳。」
望梅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三.譏謔》:「吳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五.雜志二》:「李氏言愈醜,虜人度李終不可得,恐且得罪,遂託以他事,中夜解去。雞鳴狗盜皆有所用,信有之。」
海市蜃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樓臺城市等景觀。這樣的想像說解,古人將之記錄在正史中的天文曆書中,如《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在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卷二一.異事》中,也記載著在登州的海邊,偶而可以看到雲霧中有宮室、人馬的景象,稱為「海市」。其實「海市蜃樓」的形成是由於光線通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折射作用,而得遠處的景物投映在空中或地面上。這種現象多在夏天時的沿海一帶或沙漠中出現。後來「海市蜃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虛幻的景象或事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主張、學說。如:「進化論」、「相對論」。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六.藥議》:「世俗似此之論甚多,皆謬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款待、招待。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神奇》:「時方饌客,掌書記朱炎在坐。」清.鄭珍〈江邊老叟〉詩:「路旁偶憩憶當時,主人饌我不受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除掉。如:「去一層皮。」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三.辯證一》:「不求去礙,而欲見不顛倒,難矣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