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泥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公私簡牘大都寫在竹簡、木札上,封發時多用繩索捆綁,而在繩的打結處封以黏土並加印於上,以防私拆,稱為「泥封」。
泥封函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關隘把守嚴密,戒備森嚴。語本《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
泥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帝王用紫印泥封書信。後以紫泥封指詔書。明.高明《琵琶記.新進士宴杏園》:「九重天上聲名動,紫泥封已傳丹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密閉、緘合。如:「大雪封山」、「封住洞口」。《後漢書.卷六.順帝紀》:「而遠獻大珠,以求幸媚,今封以還之。」唐.白居易〈秦中吟.買花〉:「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水和成的土。如:「泥巴」、「泥土」、「汙泥」、「爛泥」。
如泥狀的東西。如:「印泥」、「肉泥」、「蒜泥」。
用土製成的。如:「泥娃娃」、「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固執、拘束、放不開。如:「拘泥」、「泥古」。
停留不前。如:「你不要老是泥在這兒不走。」
塗飾。如:「泥牆」、「泥壁」。
憑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倚靠著欄杆。唐.韓偓〈中秋禁直〉詩:「星斗疏明禁漏殘,紫泥封後獨憑闌。」南唐.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獨自莫憑闌,無限關山,別時容易見時難。」也作「憑欄」。
一丸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隗囂的大將王元勸隗囂以兵守函谷關時說:「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典出《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後比喻以極少的兵力,就可防守地勢險要的關隘。《晉書.卷九七.四夷傳.西戎傳》:「以一丸泥封東關,閉燕趙之路。」唐.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別〉詩:「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
封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未有紙時,以簡素傳遞信息,為防私拆,在繩結開啟處,以泥封緊,加蓋印章,故稱為「封泥」。其殘存者,對古代文字及官爵、地名的研究,頗有助益,如馬王堆一號墓「軑侯家丞」封泥。
漏春和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柳樹。《事物異名錄.樹木部.楊柳》:「新栽柳樹,必用泥封其顛,頗類比丘頂。元伯玉宅前插柳,初春吐芽。伯玉曰:『且得漏春和尚,一一無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小火將食物煨熟。《集韻.平聲.豪韻》:「爊,煨也。」《齊民要術.卷八.脯腊》:「其魚草裹泥封,煻灰中爊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