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37.41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注意力失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意力失常」為一種兒童行為異常的症狀,其主要特徵是不專心、衝動及過度好動。這種症狀一般發生於兒童期(七歲以前),在家庭或學校常造成管教、行為及學習困難等問題。世界衛生組織編訂的〔國際疾病分類第九版〕(ICD-9),將注意力失常統稱為「兒童期過動症候群」。美國精神醫學會一九八○年出版之〔心理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DSM-Ⅲ),則稱為「注意力失常過動症」。一九九三年〔心理疾病診斷手冊第四版〕,則將注意力失常過動症分為三種類型:(1)注意力失常型;(2)過動及衝動型;(3)綜合型。注意力失常型的兒童常表現下列的症狀:(1)經常無法注意細節,在學校功課或活動上常因粗心而犯錯;(2)經常無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思、想法。如:「心意」、「意思」、「意見」、「隨意」、「詞不達意」。
料想、推測。如:「意外」、「意料」、「意想不到」。
情趣。如:「古意盎然」、「詩情畫意」。
情態。如:「睡意」、「醉意」。
願望。如:「滿意」、「稱心如意」、「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遍的、一般的。如:「日常」、「平常」、「常態」、「常識」、「人之常情」。
反復發生的。如:「時常」、「經常」。
持久固定不變的。如:「常理」、「常道」、「常規」。
時時可行、恆久不變的倫理、法則。如:「倫常」、「三綱五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掉、遺落。如:「喪失」、「遺失」、「失而復得」、「失魂落魄」。
錯過、放過。如:「失之交臂」、「錯失良機」、「機不可失」。
找不到。如:「迷失方向」。
錯誤。如:「失誤」、「過失」、「言多必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脫離掌握。如:「失控」、「失足落水」。
違背、不合。如:「失信」、「失禮」、「失職」。
不稱心。如:「失意」、「失望」、「失志」。
改變,和常態不同。如:「失常」、「驚惶失色」、「痛哭失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灌入、灌射。如:「注射」、「灌注」、「注入」。
集中、聚集。如:「專注」、「注意」、「全神貫注」。
賭博時所下的財物。如:「賭注」、「下注」。
用文字解釋文義。如:「注釋」、「注解」。
解釋或說明文義的文字。如:「注腳」、「注疏」。
預先、事先。如:「命中注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和動物體內筋肉運動所產生的效能。如:「力氣」、「力量」、「體力」、「臂力」、「腕力」、「力不從心」、「力能扛鼎」。
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的作用。如:「動力」、「抗力」、「向心力」、「離心力」、「地心引力」。
泛指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功能或作用。如:「火力」、「水力」、「風力」、「浮力」、「說服力」、「吸引力」、「生產力」、「勞動力」。
才能、能力。如:「實力」、「智力」、「理解力」、「量力而為」。
權勢。如:「權力」、「勢力」。
盡力、拚力的。如:「力戰」、「力爭上游」、「力求上進」、「據理力爭」。
以力氣供人使役的人。如:「苦力」。
注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關注留意。《史記.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易之為術,幽明遠矣,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內中有位大學堂的總辦周道臺,他本是接楊道臺的手,只因他辦學堂辦得不大順手,尤注意這個差使。」
2.心理學上的選擇性注意力,指個體對情境中的眾多刺激,選擇其中一個或一部分進行較深入處理之心理歷程;獲得注意的訊息,其處理速度較快,所得知覺經驗亦較為鮮明。其他的注意力類別尚有集中注意力、分散式注意力與警覺注意力等。影響注意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個體的動機或需求、刺激本身的特徵等。
失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談舉止或精神狀況不正常。晉.干寶《搜神記》卷一:「策既殺吉,每獨坐,彷彿見吉在左右。意深惡之,頗有失常。」
學習障礙兒童的特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能顯現一至多項下列的異質特徵: (1)聽覺能力失常,(2)視覺能力失常,(3)知覺能力失常,(4)注意力失常,(5)記憶力失常,(6)符號化能力失常,(7)空間或時間定向能力不足,(8)思考能力不足,(9)動作活動失常,(10)無法發展或應用認知策略進行學習活動,(11)因學障而引起的情緒失常,或(12)因非語文學障所導致的社會適應行為問題等現象。學習障礙兒童的同質性特徵是鑑定學習障礙兒童的共同標準,每一個學習障礙兒童都必須具有同質特徵。而學習障礙兒童的異質性特徵則是學習障礙兒童臨床教學的診斷標準。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