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6.2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泯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跡消滅。《新五代史.卷三四.一行傳.序》:「吾又以謂必有負材能,修節義,而沉淪於下,泯沒而無聞者。」也作「泯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消失、隱而不見。如:「出沒」、「湮沒」、「泯沒」。《文選.蘇武.詩四首之三》:「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宋.蘇軾〈澄邁驛通潮閣〉詩二首之二:「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除、消滅。如:「泯滅」、「泯沒」。唐.杜甫〈贈鄭十八〉詩:「古人日已遠,青史字不泯。」
鞠躬盡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清.趙翼《簷曝雜記.卷六.綏寇紀略》:「按承疇歷官,惟在前朝勦流賊最勞勩也,……蓋其在前朝實有鞠躬盡瘁之忠,不可泯沒者,不必復責其半途失節也。」
泯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跡消滅。唐.杜甫〈詠懷古跡〉詩:「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紅樓夢》第一回:「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併使之泯滅也。」也作「泯沒」。
湮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泯沒
淹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泯沒
委身草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之行, 不遇仲尼而名不彰。況世變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時乎!吾又以謂必有負材能,修節義 ,而沈淪於下,泯沒而無聞者。求之傳記,而亂世崩離,文字殘缺,不可復得,然僅得者四 五人而已。 譯文我以為所謂自古以來的忠臣、品行超凡的人,大多是來自於亂世,但奇怪的是,當時可值得一提的人卻何其稀少!難道真的沒有這種人嗎?雖然說當時戰爭頻繁,學校荒廢,禮法道義衰退,風氣敗壞,才會變成這樣。但自古以來天下不曾沒有好人的。我覺得一定有懷抱著遠大理想的人,或是痛恨腐敗社會離開遠走所以我們無法看到的人。自古以來賢能的人才很多都是將其德隱藏於心而不...
黑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陰險狠毒,泯沒天良。《紅樓夢》第二五回:「那王夫人不罵賈環,便叫過姨娘來,罵道:『養出這樣黑心不知理下流種子來,也不管管。』」也作「黑心肝」。
盛德不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偉大的風範不會泯沒。南朝宋.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夫盛德不泯,義存祀典。」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