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07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水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料管理上,按照先後次序給予連續的編號。所用的數字只顯示資料的前後關係,不代表年次、階級、性別或其他任何意義。如:「這些資料編了流水號,查起來方便許多。」《福惠全書.卷六.錢穀部.催徵》:「填收銀流水號內,以便稽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排定的次第。如:「座號」、「編號」、「流水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液體移動。如:「流動」、「奔流」、「流汗」、「血流如注」。
移動的液體。如:「水流」、「洪流」、「河流」。
像水流般移動的現象。如:「潮流」、「寒流」、「氣流」、「電流」、「暖流」。
品類、等級。如:「名流」、「上流」、「下流」、「第一流」。
往來不定的。如:「流雲」、「流亡」、「流離失所」、「流動人口」。
派別。如:「流別」、「流派」、「三教九流」。
沒有根據的、不明來處的。如:「流言」、「流譽」、「流彈」。
傳播、散布。如:「流傳」、「流芳萬世」。
快速通過的、運轉不停的。如:「流星」、「流光」、「流年」。
趨向。如:「流於形式」、「流於鋪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色、無味的液體。如:「冰水」、「熱水」、「水火無情」。
江、海、河流、湖泊的總稱。如:「漢水」、「洛水」、「水運」、「水路」。
汁、液。如:「墨水」、「藥水」、「橘子水」、「檸檬水」。
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流動的水。《詩經.小雅.沔水》:「沔彼流水,其流湯湯。」
2.連續不斷。《荀子.富國》:「而百姓皆愛其上,人歸之如流水。」《野叟曝言》第二五回:「中艙的姑娘,正歡喜他這活魚,別的菜都不吃,流水的稱讚著他那好魚。」
3.迅速。《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獄》:「至第四日午後,月英到監門口道出姓名,那禁子流水開門,引見玉英。」
4.流水簿子的簡稱。參見「流水簿子」條。
稽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考查。《福惠全書.卷六.錢穀部.催徵》:「填收銀流水號內,以便稽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元普知是異人,深信其言,遂取田園典鋪帳目一一稽查。」也作「稽察」。
性別平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 分段能力指標<編號說明>下列「a-b-c」的編號中,a代表核心能力序號,b代表階段序號,c代表流水號。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級,第三階段為國小五至六年級,第四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 1.性別的自我瞭解1-1-1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1-1-2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1-2-1覺知身體意象對身心的影響。1-2-2覺察性別特質的刻板化印象。1-2-3欣賞不同性別者的創意表現。1-3-1認知青春期不同性別者身體的發展與保健。1-3-2認知次文化對身體意象的影響。1-3-3認識多元的性取向。1-...
人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段能力指標<編號說明>下列「a-b-c」的編號中,a代表課程核心內容序號,b代表階段序號,c代表流水號。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級,第三階段為國小五至六年級,第四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 1.人權的價值與實踐1-1-1舉例說明自己所享有的權利,並知道人權是與生俱有的。1-1-2瞭解、遵守團體的規則,並實踐民主法治的精神。1-1-3討論、分享生活中不公平、不合理、違反規則、健康受到傷害等經驗,並知道如何尋求救助的管道。1-1-4說出自己對一個美好世界的想法。1-2-1欣賞、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
家政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指標<編號說明>下列「a-b-c」的編號中,a代表核心能力序號,b代表階段序號,c代表流水號。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級,第三階段為國小五至六年級,第四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 (1)飲食1-1-1察覺食物與健康的關係。1-1-2察覺飲食衛生的重要性。1-1-3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喜歡的食物。1-2-1認識飲食對個人健康與生長發育的影響。1-2-2察覺自己的飲食習慣與喜好。1-2-3選用有益自己身體健康的食物。1-2-4察覺食物在烹調、貯存及加工等情況下的變化。1-2-5製作簡易餐點。...
環境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 分段能力指標<編號說明>下列「a-b-c」的編號中,a代表核心能力序號,b代表階段序號,c代表流水號。第一階段為國小一至二年級,第二階段為國小三至四年級,第三階段為國小五至六年級,第四階段為國中一至三年級。 環境覺知與敏感度1-1-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事物。1-2-1覺知環境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1-2-2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1-2-3察覺生活周遭人文歷史與生態環境的變遷。1-2-4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1-3-1能藉由觀察與體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