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淨土宗     
瀏覽人次:312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唐代僧人善導依《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往生論》等經義創立。主張五濁惡世的眾生要靠自力解脫很難,若乘佛的願力,只要一心持念阿彌陀佛名號,死時便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再輪迴。故以念佛為主要修行方法,以往生極樂世界為目的。淨土宗奉東晉慧遠為初祖,中唐以後廣為流行,並傳入日本。也稱為「蓮宗」。
    
瀏覽人次:14096 收藏人次:1346176
祖先。如:「祖宗」、「宗廟」、「宗祠」、「列祖列宗」。
家族。如:「同宗」、「宗親」、「宗族」。
派別。如:「宗派」、「北宗」、「南宗」。
主要的。如:「宗旨」、「宗祖國」。
尊敬。如:「宗仰」。
眾人所景仰的對象。如:「文宗」、「詩宗」、「一代宗師」。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產生的驚奇和敬畏心理,構成一種勸善罰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
量詞。用於計算交易或事物數量的單位。如:「一宗買賣」、「數宗公文」。
    
瀏覽人次:12942 收藏人次:3069234
清潔。如:「乾淨」、「潔淨」、「淨地」、「窗明几淨」。
使清潔、乾淨。如:「淨臉」、「淨手」、「淨化人心」、「淨山運動」。
實質的、實際的。如:「淨利」、「淨賺」、「淨值」。
全部、全都。如:「公園裡淨是垃圾。」、「車站裡淨是返鄉的人潮。」
國劇中一種花臉的角色。
    
瀏覽人次:8347 收藏人次:11324106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淨土     
瀏覽人次:965 收藏人次:0
佛國為清淨無濁之地,故稱為「淨土」。如西方極樂世界即阿彌陀佛淨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樂天一生精究內典,勤脩上乘之業,一心超脫輪迴,往生淨土。」
肅然起敬     
瀏覽人次:19701 收藏人次:1600611
「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枯木逢春     
瀏覽人次:10351 收藏人次:559206
、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2) 由:通「猶」。
阿彌陀佛     
瀏覽人次:3340 收藏人次:354751
佛教經典中所記載的佛。譯自胡語。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後來成佛,創造西方極樂世界。法藏比丘則成為阿彌陀佛。記載阿彌陀佛故事的經典,早在東漢即有翻譯。六朝時強調往生極樂世界的思想,就是建立在阿彌陀佛信仰上。並逐漸形成後來的淨土宗。隨著淨土宗在中國的普及,阿彌陀佛成為最流行的佛陀。甚至阿彌陀佛四字成為一般中國佛教徒間相互問候語。《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每日清晨服飾已後,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也稱為「無量壽佛」。
白蓮教之亂     
瀏覽人次:2154 收藏人次:0
包括彌勒教在內的其他組織的內容,但一般認為主源是源於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由茅子元創立的佛教淨土宗分支白蓮宗。因其教徒禁食蔥乳,不殺生不飲酒,其派神職人員不出家,多娶妻生子,常被視為附佛外道和邪教而遭朝廷查禁。白蓮教作為一個秘密民間宗教組織,在歷史上發動多次民變,屢次受到鎮壓。 過程亂事先在湖北山區爆發。教民們以白巾裹頭,用「天上換玉星,地府換閻王,另議孔夫子,不用《四書》、《五經》」的說法來鼓舞鬥志。叛亂的教民很快地向四川、陝西一帶蔓延。這時清朝的正規軍已經沒有什麼戰力,常常是「賊來不見官兵面,賊去官兵才出現。...
枯樹逢春     
瀏覽人次:888 收藏人次:0
、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2) 由:通「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