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98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清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音清晰響亮。唐.白居易〈和皇甫郎中秋曉同登天宮閣言懷六韻〉:「玲瓏曉樓閣,清脆秋絲管。」《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忽然一陣風兒,送過一片琵琶聲音來。那琵琶彈得來十分圓熟清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澄澈、乾淨、純潔。如:「清澈」、「清朗」、「清亮」、「清潔」。
高潔、廉明。如:「清望」、「清高」、「清白」、「清操」、「清廉公正」、「清官難斷家務事」。
寂靜。如:「清靜」、「冷清」、「清幽」、「清閒」。
秀美。如:「清麗」、「清雅」、「眉清目秀」、「清秀佳人」。
詳細、明白。如:「清楚」、「清晰」。
了結。如:「清帳」。
整理。如:「清理」、「清掃」、「清除」、「清倉」。
單一的。如:「清唱」、「清一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聲音清越響亮。如:「清脆」。唐.顧雲〈池陽醉歌贈匡廬處士姚巖傑〉詩:「弦索緊快管聲脆,急曲碎拍聲相連。」
不屈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割傷人,好比有德行的人;即使折斷它也不會彎曲,就像勇;玉的瑕疵都顯露於外,便是誠信;敲打玉石,聲音清脆遠揚,就像美好的言辭。所以即使珉有鮮艷的花紋,也比不上玉石的潔白明亮。這便是君子重視玉石的原因啊!」後來這裡的「折而不橈」演變成「不屈不撓」這句成語,用來指意志堅毅不肯屈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音清脆悠揚。參見「嘹唳」、「嘹喨」等條。
鏗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清脆悅耳的聲音。《漢書.卷八一.張禹傳》:「禹將崇入後堂飲食,婦女相對,優人筦弦鏗鏘極樂,昏夜乃罷。」《紅樓夢》第五三回:「鴉雀無聞,只聽鏗鏘叮噹,金鈴玉佩微微搖曳之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聲音清脆響亮。唐.岑參〈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詩:「開瓶酒色嫩,踏地葉聲乾。」
新鶯出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的歌聲,宛轉清脆,悅耳動聽,如黃鶯在山谷間鳴叫般。《老殘遊記》第二回:「忽羯鼓一聲,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
不同凡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同凡響」典源作「非凡響」。非,「不同」也。唐代道士程太虛的這首〈漱玉泉〉詩,描寫瀑布由高處飛瀉而下,注入山谷,發出的聲音就像萬千顆明珠落入玉盤時一樣清脆響亮。其中以「天然一曲非凡響」一句,來形容瀑布的流水聲像是一首天然而不平凡的音樂。後來「不同凡響」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特出、不平凡的人或事物,大多用在文學、藝術作品或是人的談吐方面。
嚶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1)形容禽鳥和鳴的聲音。《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南朝梁.吳均〈與朱元思書〉:「好鳥相鳴,嚶嚶成韻。」(2)形容低語聲。《西遊記》第二○回:「只見一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裡嚶嚶的念佛。」《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聞房內嚶嚶膩語,生乘醉搴簾。」(3)形容低泣聲。《聊齋志異.卷一.青鳳》:「尾而聽之,訶詬萬端。聞青鳳嚶嚶啜泣。」(4)形容清脆而細的聲音。漢.陳琳〈神女賦〉:「文絳虯之奕奕,鳴玉鸞之嚶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