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烈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暴風。《書經.舜典》:「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唐.杜甫〈古柏行〉:「落落盤鋸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空氣流動所產生的現象。如:「春風」、「北風」、「颱風」。
景象。如:「風光」、「風景」。
習氣、習俗。如:「校風」、「風氣」、「移風易俗」、「傷風敗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消息。如:「風聲」、「口風」、「通風報信」、「聞風而逃」。
傳聞的。如:「風聞」、「風評」、「風傳」。
氣韻、儀態。如:「作風」、「風度」、「風格」、「風韻」。
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風」。如:「風溼」、「風寒」。
名譽。如:「家風」、「門風」。
借風力的吹拂使東西乾燥或潔淨。如:「風乾」、「風雞」、「晒乾風淨」。
詩經體裁之一。指詩經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吹。如:「春風風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威猛、強勁。《左傳.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後漢書.卷七○.鄭太傳》:「以膠固之眾,當解合之埶,猶以烈風掃彼枯葉。」
櫛風沐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在堯的時代,天下發生大水,把田地和房子都沖毀了,人們生活十分痛苦。於是堯派禹前去治水。禹是個十分認真負責的人,有悲天憫人的胸懷。他親拿著治水的工具,和工人們一起開通水道,疏通洪水,因為太勞累,以至小腿上面的毛也被磨光了,身體常常浸沐在驟雨中,頭髮被烈風給吹動著,也就是頂著烈風急雨不斷辛勤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讓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莊子.天下》文載,墨子稱禹「沐甚雨,櫛疾風」,後來「櫛風沐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在外奔走,極為辛勞。
杞人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儲光羲〈奉別長史庾公太守徐公應召〉詩:「烈風起江漢,白浪忽如山。方伯驟勤王,杞人亦憂天。」
盤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盤結占據。唐.杜甫〈古柏行〉:「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目今黃巾遺孽,擾亂於外;董卓餘黨,盤踞於內。」也作「盤據」。
斬草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去草絕根注音︰ㄑㄩˋ ㄘㄠˇ ㄐㄩㄝˊ ㄍㄣ漢語拼音︰qù cǎo jué gēn釋義︰即「斬草除根」。見「斬草除根」條。 01.《陳書.卷三五.周迪列傳》引南朝陳.陸瓊〈下符討周迪〉:「雖復朽株將拔,非待尋斧,落葉就殞,無勞烈風;但去草絕根,在於未蔓,撲火止燎,貴乎速滅。」 參考詞語︰翦草除根注音︰ㄐ|ㄢˇ ㄘㄠˇ ㄔㄨˊ ㄍㄣ漢語拼音︰jiǎn cǎo chú gēn釋義︰即「斬草除根」。見「斬草除根」條。 01.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此人與韓信最是契交,必須一併殺壞,方纔翦草除根。」 參考詞語︰除根翦草注音︰ㄔㄨˊ ㄍㄣ ㄐ|ㄢˇ ㄘㄠˇ漢語拼音︰chú gēn ...
沐雨櫛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櫛風沐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相傳在堯的時代,天下發生大水,把田地和房子都沖毀了,人們生活十分痛苦。於是堯派禹前去治水。禹是個十分認真負責的人,有悲天憫人的胸懷。他親拿著治水的工具,和工人們一起開通水道,疏通洪水,因為太勞累,以至小腿上面的毛也被磨光了,身體常常浸沐在驟雨中,頭髮被烈風給吹動著,也就是頂著烈風急雨不斷辛勤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讓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莊子.天下》文載,墨子稱禹「沐甚雨,櫛疾風」,後來「櫛風沐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在外奔走,極為辛勞。
牡丹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871年有艘琉球貢船前往日本朝貢,朝貢後的歸途中,因遭受劇烈風雨的襲擊,失去動力漂流至牡丹社(今屏東的牡丹鄉)擱淺,漂民們遂於此登岸欲尋求援助,求助不成卻遭受殺害,日本因而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住民部落的軍事行動。此事件在台灣的歷史教科書中,稱之「牡丹社事件」、「台灣事件」 ,而日本方面則稱為台湾出兵或是征台之役。目錄1 壹、背景1.1 一、清政府的治台政策與態度1.2 二、日本政府明治維新後的野心1.3 三、八瑤灣事件2 貳、經過3 參考資料 壹、背景 一、清政府的治台政策與態度1、消極態度:1683年,清廷由施琅領軍終...
風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比喻豪邁壯烈。如:「義烈風雲」、「叱吒風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