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4.16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父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父親和母親。《文選.潘岳.寡婦賦》:「少喪父母,適人而所天又殞。」《紅樓夢》第六七回:「想起父母雙亡,又無兄弟,寄居親戚家中。」
2.父母官的簡稱。參見「父母官」條。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女的婚姻須由父母作主,經媒人介紹。《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踰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三六齣:「秀才,可記的古書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指所有父母對子女的用心,都是出於善意,教導不會有錯。如:「雖然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是親子間還是以多溝通為上策。」也作「天下無不是底父母」。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在家時可依靠父母的照顧料理,出門在外則需靠朋友間的幫忙關照。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你有什麼困難,說出來大家好幫忙。」
衣食父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所仰賴以為生活的人。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但來告狀的,就是我衣食父母。」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六齣:「著甚麼南莊田北莊地,有溜二便是衣食父母。」
天下父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上父母對子女關愛、呵護的心情。如:「天下父母心,爸媽也是為了你好才會管你。」
再生父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對自己有重大恩惠的人,多指救命恩人。宋.曾晞顏〈賀新郎.富貴人間有〉詞:「夾路香花迎拜了,見說家家舉酒,道公是、再生父母。」
父母教養方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母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在教養子女時的一些基本行為特徵,及隱含在這些行為特徵背後的信念、態度與價值觀念。這些行為特徵並不是孤立的而隔離的,而是互有關聯的與整合的,甚至構成一種結構或類型,因為它們都源自於一套特定的價值觀念與信念。如廣受注意與引用的鮑潤德(D. Baumrind)的權威型(authoritarian style)、自由型(permissive style)與權宜型(authoritative style)的分類中,權威型的特徵是父母以一組絕對的標準,企圖影響、控制與評價子女的行為與態度,強調服從與尊重權威,因而不鼓勵子女與父母的言語回應。自由型的特徵正好相反,強調子女的自我約束與...
父母恩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母養育子女的慈愛和辛勤。語本《詩經.豳風.鴟鴞》:「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明.歸有光〈招張貞女辭〉:「父母恩勤,養我身兮。」
父母在,不遠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