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0788 ms
共 2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牛叫聲。《說文解字.牛部》:「牟,牛鳴也。」唐.韓愈、孟郊〈征蜀聯句〉:「椎肥牛呼牟。」
2.大。《呂氏春秋.有始覽.謹聽》:「賢者之道,牟而難知,妙而難見。」
1.獲取。如:「牟取」、「牟利」。《史記.卷二八.平準書》:「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
2.齊等。通「侔」。《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德牟往初,功無與二。」
1.大麥。通「麰」。《詩經.周頌.思文》:「貽我來牟,帝命率育。」
2.姓。如宋代有牟景先。
|
牟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取利益。如:「採購公物,千萬不可從中牟利。」也作「謀利」。
|
牟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謀取。如:「以不法手段牟取的財富,得之並不能使人心安理得。」
|
釋迦牟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語śākyamuni的音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俗名悉達多,生於西元前五六六年,原是釋迦國的太子,二十九歲出家修道,從當時著名的沙門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子修習禪定。不久就達到他們所教導的一切,但這並不能滿足他的希求,經過六年的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禪中,他順次經歷禪那的四種境界,然後繼續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證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覺。從此以後,他被稱為佛陀。並到處說法,組織僧團,直至西元前四八六年圓寂。簡稱為「釋迦」。
|
牟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陀釋迦牟尼的稱號之一。為梵語音譯,意譯作寂默、寂靜。《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一.維摩經押座文》:「大聖牟尼悲願深,一一親呼十大眾。」
|
牟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牟融字子優,東漢北海安丘人。少時即博學,以〔大夏侯尚書〕教授,門徒有數百人。州里稱揚其名,以司徒茂才為豐縣令,視事三年,縣無訟獄,治績為州郡之最;司徒范遷薦其「忠正公方,經行純備」,明帝永平五年(62),任為司隸校尉,多所舉正,為百官所敬畏。永平八年任大鴻臚;十一年,任大司農。明帝每與公卿在朝中延謀政事,判折獄訟,融因經明才高,善於論議,識見為眾所推服,以為其才堪為宰相。章帝即位,以融係先朝名臣,任為太尉,並與趙熹參錄尚書事,建初四年(79)卒,賜塋於顯節陵下。
|
牟宗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牟宗三(1909~1995)字離中,山東棲霞人;生於清宣統元年,卒於民國八十四年,為當代中國新儒學的倡導人之一。早歲就讀於北大哲學系,受教於熊十力先生,奠定其學術基礎,又與唐君毅先生訂交,引為同道;畢業後先後任華西、中央、浙江等大學教授。來臺後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前身臺灣省立師大)及私立東海大學任教,後赴香港大學、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任教;退休後客座講學於文化、臺大、師大、中央等大學。牟氏一生著作講學不輟,造就學術人才甚眾,分居國內外學術重鎮,對哲學教育貢獻甚大;曾獲行政院文化獎及香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牟氏學思精敏而透闢,慧識弘卓而深澈,凡所著述都針對時代或學術問題提供解決之道。茲分三項加以...
|
來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麥。《詩經.周頌.執競》:「貽我來牟,帝命率育。」也作「來麰」。
|
釋迦牟尼佛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迦牟尼為佛教的創始人,佛教徒尊稱「佛陀」(Buddha)。自稱姓喬達摩,幼名悉達多。釋迦為雅利安民族中之王族,出家後名牟尼,牟尼為寂默之意。釋迦之二十五代祖姓瞿曇,六世祖始姓釋迦氏,淨飯王自稱喬達摩。故瞿曇、釋迦、喬達摩皆釋迦牟尼之別稱。西元前五五七年四月八日誕生於印度迦毗羅國(今尼泊爾境內),父為淨飯王,因名摩耶夫人。十幾歲時受淨飯王命結婚。因感覺人世無常、青春苦短、生命無情而疑惑,為尋求根本的解惑之道,放棄所有,獨自出外行走四方,苦修悟道。二十九歲成為苦行者,四處參訪名師,研習當時的觀點,三十五歲時在菩提樹下修成正果,體悟了「四諦」、「十二因緣」等道理。此後依然遊歷四方,宣揚自己所體...
|
侵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害掠奪。《淮南子.時則》:「乃命水虞漁師,收水泉池澤之賦,毋或侵牟。」《漢書.卷五.景帝紀》:「吏以貨賂為市,漁奪百姓,侵牟萬民。」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