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1.54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獵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狩獵的目標。如:「盤旋空中的老鷹一旦發現獵物,立即俯衝而下,襲擊目標。」
2.狩獵所獲得的動物。如:「他每次上山打獵,總會帶回許多獵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訪求。如:「物色」。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物理:A>事物之理。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取野獸。如:「打獵」。
打獵的。如:「獵槍」、「獵戶」、「獵犬」。
追求、求取。如:「獵取」、「涉獵」、「獵豔」。
竭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雍季,雍季說:「把澤水排光來捕魚,一定捕得到,但明年就沒有魚可捕了;把草木燒光來打獵,一定可以捉到獵物,但明年就沒有獸可以獵了。雖然這次用詐術應戰,取巧可行,但下次就沒效了,並不是長久之計。」最後,文公還是用咎犯的建議,打敗了楚國。論功行賞的時候,雍季的功勞比咎犯高,大臣們勸諫說:「這次打了勝仗,全靠咎犯的計謀,但行賞卻把他排在後面,也許不可以吧?」文公說:「雍季的話,是為國家百世的利益,而咎犯的建議,卻只是因應一時的情勢,哪有把一時之務排在百世利益之前的道理呢?」後來「竭澤而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取盡所有,不留餘地。
見獵心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思想家程顥在十六、七歲時,非常喜歡打獵,常常到郊外從事這樣的活動,享受在田野中追逐獵物的快樂。但隨著年紀增長,加上忙著求學作官,能像年輕時外出打獵的時間越來越少,便以為自己對這項活動不再感到興趣了。但他的老師周敦頤卻說:「要改掉舊習談何容易?現在你只是將這個喜好隱藏起來,等哪天又有機會接觸到,你就會像從前一樣喜歡它了。」果真在十二年後,程顥有天在回家的路上,看見有人在打獵,不禁勾起他的回憶,想起從前打獵的快樂,一時不禁技癢,也想下去試試。〈周子遺事〉裡就記載了這件事,說程顥「在田閒見獵者,不覺有喜心」,後來「見獵心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舊習難忘,看見有人在做自己所愛好的事情,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鳥獸用爪捕取獵物。如:「老鷹攫雞」、「餓虎攫羊」。《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黃霸傳》:「吏出,不敢舍郵亭,食於道旁,烏攫其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虎1.1 西伯利亞虎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虎貓科動物中有許多著名的獵獸,虎是其中最大最強壯的一種。成年的熊虎體重最高紀錄曾高達330公斤。虎在樹林中和茂密的草地上隱藏得非常好,虎和豹一樣,主要都是在夜間覓食。但雖然虎的身材高大,但卻能夠無聲無息地接近獵物,然後進行偷襲。牠們用前爪抓住獵物,然後咬住牠們的喉嚨,將其殺死。被殺死的獵物經常都會被拖到水源附近,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鴞形目鳥類的統稱。通「梟」。雙眼巨大而渾圓,其羽毛的表面似天鵝絨,故飛行無聲,利於獵物。肉食,多為夜行性的猛禽。
專心致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無或1>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主之物也,一日暴2>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3>之為數4>,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5>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解〕 (1) 或:通「惑」,疑惑。 (2) 暴:音ㄆㄨˋ,同「曝」,曝晒。 (3) 弈:圍棋。 (4) 數:技藝。 (5) 繳:音ㄓㄨㄛˊ,繫在箭尾的絲繩,隨箭射出後,便於尋找獵物或回收箭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獾亞科動物。狼獾通常生活在北方的森林和凍土地帶,是相當兇猛的野獸,甚至能夠把熊趕走,以免霸佔牠們的獵物。狼獾的腿也相當有力,能夠在凍原中追趕馴鹿,有時甚至可以行走45公里去尋找食物,主要以果實和動物屍體為食物。(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獾英文關鍵字: Meles meles 參考書目註1:大不列顛動物百科,Joyce pope著,明天國際圖書,2006,頁122-123。註2:動物大驚奇,戴維伯尼爾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明天國際圖書合作出版,頁272。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