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7.25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生命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哲學」意指一種試圖用生命的發生和演變來解釋宇宙知識和文化,並把生命歸結為某種精神力量的唯心主義哲學學說或流派。
  早在古希臘時期即有學者持生命哲學的觀點,唯較為理論性的生命哲學約萌芽於十八世紀德國「浪漫主義」(Romanticism)的哲學與文學運動,而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盛行於德、法等國。十九世紀生命哲學的興起,主要在對於十七世紀啟蒙運動以來不斷強調客觀、理性的「笛卡爾主義」(Cartesianism),與自然科學及技術進步所造成的機械主義等的反動。主張生命哲學的學者,通常反對機械論式靜止的觀點,而主張生命是不斷運動、生成變化的過程;生命只能通過內心的體驗和直覺的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如:「生物」、「生靈」、「輕生」、「殺生」、「捨生取義」、「起死回生」。
生育。如:「生日」、「生殖」、「生兒育女」。
成長、滋長。如:「生長」、「滋生」、「生成」、「生生不息」。
活著。如:「生存」、「人生於世」、「生不逢時」。
不熟悉。如:「生人」、「生字」、「生手」、「生疏」、「面生」。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米」、「生冷」、「半生不熟」。
產生。如:「發生」、「生事」、「生利」、「生財有道」、「你可別再生出什麼新花樣!」
生活、生計。如:「謀生」、「生路」、「無以為生」。
非常。如:「生恐」、「生怕」。
老師稱呼弟子或弟子自稱。如:「學生」。
量詞。用於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賢能且有智慧的人。如:「先哲」、「聖哲」。
有智慧的。如:「哲理」、「哲人」。
尊稱別人的兒子。如:「哲嗣」。
哲學:研究宇宙人生根本原理的學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遣。如:「命人前去」。
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如:「命令」、「遵命」、「奉命」、「聽命行事」。
生物生存的機能。如:「生命」、「性命」、「救命」、「命在旦夕」。
先天注定的,非後天所能改變的。如:「命運」、「好命」、「算命」、「紅顏薄命」、「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取定。如:「命名」、「命題」。
以為。如:「自命不凡」、「自命風流」。
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一詞在西方原指愛智,是一種藉由人的理智去探討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最高原理之學問。在東方,哲學除包含上述意義外,尚包含如何通過實踐行為以實現道德理想人格。
生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概念可由生理的或精神的角度解釋。前者即所謂生物學的觀點;後者可以德國狄爾泰(W. Dilthey, 1833~1911)與法國柏格森(H. Bergson, 1859~1941)的生命哲學觀點為代表。
  大多數的觀點以生物的概念來解釋「生命」。認為生命現象表現於植物的萌芽、生長、開花、結果;表現於動物的出生、成長、繁衍、老化。這種觀點以細胞、器官、基因(DNA)、蛋白質、血液等組成呼吸、循環、消化、運動等作用,以至生命終了(所謂無生命現象)等生物概念解釋生命。〔辭海〕對生命的定義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質和其他物質所組成的生命體所具有的特有現象。與非生物不同,生物能利用外界...
古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簡介:2 創作歷程:3 創作理念及代表作:4 著作: 生平簡介:本名熊耀華,筆名「古龍」,台灣武俠小說家。祖籍江西南昌,幼時曾住過漢口。1938年6月7日出生於香港(戶口登記1941年出生,另有1937年出生的說法)。台北市成功高中畢業、淡江英專(今淡江大學)夜間部英語科肄業。由於國共內戰的緣故,熊耀華隨家人移居香港,就讀於德聲教會小學。1950年漂洋過海,定居台灣。先就讀師院附中(今師大附中)初中部,1954年秋考上成功中學(高中)。才華洋溢的熊耀華在這段時間大量寫詩,投稿藍星詩刊、成功青年等。可惜天倫夢碎,就讀成功中學時,父親熊飛(熊鵬聲)因外遇拋棄妻兒,不久熊耀華亦離家出走,...
沈石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鋒主將。他的動物小說被公認為除了好讀、耐讀、扣人心弦之外,還實踐了他對動物小說的美學體會和新鮮獨到的生命哲學見解。雖然他的許多作品被宣傳為少兒讀物,但其描寫動物行為、心理的精彩程度,和賦予動物主角詮釋哲理的意義讓許多成年讀者為之動容。在他的作品中人與動物、不同種動物之間的關係是令人思考的內容,他的描寫立足於科學之上,有些內容雖有藝術加工的成分,但他所描寫的情節為動物保護與福利提出了很有意義的思考。 榮譽《第七條獵狗》《一隻獵鷹的遭遇》《紅奶羊》等連續三屆獲“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退役軍犬黃狐》獲“1987年上...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