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飼養。《禮記.大學》:「伐冰之家,不畜牛羊。」南朝宋.鮑照〈紹古辭〉七首之三:「徒畜巧言鳥,不解心款曲。」
2.養育。《詩經.邶風.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孟子.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3.培養。《易經.大畜.象曰》:「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4.順從、順服。唐.柳宗元〈封建論〉:「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盡臣畜於我也。」
5.收容、容許。《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獲罪於兩君,天下誰畜?」《漢書.卷六十八.霍光傳》:「威震主者不畜。」
6.保留、收藏。《禮記.儒行》:「易祿而難畜也。」《金史.卷六十四.后妃傳.世宗昭德皇后傳》:「睿宗沒後,世宗寶畜之。」
7.儲存、積聚。通「蓄」。《韓非子.五蠹》:「既畜王資,而承敵國之舋。」
姓。如漢代有畜意。
1.人飼養的禽獸。如馬、牛、羊、雞、犬、豬等。如:「家畜」、「六畜興旺」。
2.泛指禽獸。如:「畜生」。
|
畜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禽獸的通稱。《韓非子.解老》:「民產絕則畜生少,兵數起則士卒盡。」也作「畜牲」。
2.罵人的話。指人無道德觀念,如同禽獸。《隋書.卷三六.后妃傳.宣華夫人陳氏傳》:「上恚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誠誤我!』」《老殘遊記》第一回:「你們這些沒血性的人,涼血種類的畜生。」也作「畜牲」。
|
牲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人飼養的馬、牛、羊、豬等動物的總稱。
|
家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飼養在家裡的牲畜,如牛、羊、馬等。
|
仰事俯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養父母,養育妻兒。語本《孟子.梁惠王上》:「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後泛指維持家計。「畜」文獻異文作「蓄」。《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這幾個門生,現在的立身植品,以至仰事俯蓄,穿衣吃飯,那不是出自師門?」也作「事畜」。
|
六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牛、羊、雞、犬、豬六種牲畜。《周禮.天官.庖人》:「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漢.鄭玄.注:「六畜,六牲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五.灤陽消夏錄五》:「六畜充庖,常理也。然殺之過當,則為惡業。」也稱為「六牲」、「六擾」。
|
畜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原野飼養牲畜。《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猊、葷粥,居于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
畜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飼養牲畜。《漢書.卷五一.枚乘傳》:「種樹畜養,不見其益,有時而大。」《薛仁貴征遼事略》:「雖若成功,得地不足耕耘,不堪畜養。何況勝敗難分。」
2.比喻為養育之意。唐.韓愈〈元和聖德〉詩:「并包畜養,無異細鉅。」
|
畜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所飼養的牛、馬、雞、犬等牲畜。《墨子.號令》:「小城不自守通者,盡葆其老弱、粟米、畜產。」《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及冒頓以兵至,擊,大破滅東胡王,而虜其民人及畜產。」
2.罵人的話。指人品格低劣,如同畜生。《後漢書.卷二五.劉寬傳》:「客不堪之,罵曰:『畜產。』」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