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9.80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盲童學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盲童學校是大陸地區對視覺障礙兒童進行教育的專門機構。從一九五一年起,根據當年政務院頒布的[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盲聾教育被納入國家教育體系,盲童學校的學制被確定為六年。一九七六年以後,盲童學校改為五年制,一九八一年以後,個別地方的盲校學制改為六年,因而出現了五年制和六年制兩種盲童學校。一九八九年五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教育委員會等部門[關於發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見]中,重新規定了盲童學校的學制:「盲重的初等學校(班)和初級中等學校(班),原則上實行五四制,如有需要也可以實行六三制;先普及五年或六年初等教育,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發展四年或三年制初級中等教育。」
  盲童學校的教師配備和...
上海市盲童學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海市盲童學校是由美籍英人傅蘭雅於民國元年(1912)在上海創辦的一所特殊學校。一九五二年由上海市教育局接辦。現設有一年制學前班,六年制小學,三年制初中和三年制高中,同時進行盲童教育、低視力教育、職業(按摩專業)教育和綜合殘疾教育。學校實行的教育方針是教育、教學、教養三結合,促使盲生全面發展。教學上,強調通過形象教學(語言、動作、實物、模型等)補償學生的視覺缺陷,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觸覺、聽覺、嗅覺等感官功能;通過手工勞動(紙工、泥工、編織、縫紉、烹調等)培養學生學會必要的勞動技能;通過體育和音樂教學發展學生的空間定向能力,增強體質;通過生活課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自我服務能力。...
南京市盲童學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京市盲童學校是大陸地區於一九八四年設立的對盲童進行特殊教育的學校,校址在江蘇省南京市中華門剪子巷。其前身為民國十六年(1927)國民政府時期教育部建立的南京市立盲啞學校及民國三十一年(1942)改名的教育部特設盲啞學校,原分盲、聾兩科;在其發展過程中曾逐步設立了小學基礎部、中學部、職業部、高中師範部及幼稚部等;民國三十八年(1949)以後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一九八二年,在原聾科基礎上,另在市御道街新建了南京市聾啞學校;此後即於一九八四年在原啞生科的校址剪子巷改設南京市盲童學校。至一九八六年,該校仍是江蘇省唯一的一所盲童學校。
北京市盲童學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京市盲童學校是中國最早設立的盲童學校,其前身即瞽叟通文館,為蘇格蘭長老會牧師穆恩(William Moon)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在北京東城甘雨胡同所創。穆恩牧師創辦此館的目的是招收社會盲童學習文化和勞動技能,傳播宗教。該館按照布雷爾(Louis Braille)盲字符號編成四百零八個漢語拼音符號,從而創立了中國盲字數字符號「瞽手通文」(亦稱「康熙盲字」)。民國九年(1920)瞽叟通文館成立董事會,之後遷往北京西郊八里莊,改名為啟明瞽目院。抗日戰爭期間一度停辦,後於民國三十四年(1945)復校。一九五四年改稱北京市盲童學校。又於一九八七年更名為北京市盲人學校,除設有小學、初中班外,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本質、底子。如:「質地」。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出水面的平地。如:「大陸」、「陸地」。
大陸地區的簡稱。如:「陸委會」。
旱路。如:「水陸交通」。
姓。
「六」的大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學、教學的場所。如:「學校」、「補校」、「夜校」。
現行軍官的階級之一。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級。
文書的複查核正。如:「校對」、「校正」、「校訂」。
較量、計較。如:「校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失明的。如:「盲人」、「盲胞」。
對某方面無法辨識的人。如:「文盲」、「色盲」、「電腦盲」。
對事物認識不清。如:「盲從」。
專指文盲。如:「脫盲教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