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省得     
瀏覽人次:793 收藏人次:217063
領悟了解。《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僖宗方在幼沖,縱有忠臣直諫,怎生省得?」《水滸傳》第一回:「你等道眾省得甚麼!碑上分明鑿著遇我而開,你如何阻當!」也作「省的」。
免除。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把一塊石頭壓在上面,省得他浮起來。」也作「省的」。
省得     
瀏覽人次:309 收藏人次:0
不明白、不了解、不曉得。《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不省得他們說話,船上人卻曉得,就扯個謊哄他。」
    
瀏覽人次:89330 收藏人次:5866915
獲取。如:「取得」、「得到」、「得志」、「得勢」。
適切、合宜。如:「得體」、「得當」。
滿意。如:「得意」、「洋洋自得」。
可以。如:「得過且過」、「不得高聲喧譁」、「得饒人處且饒人」。
夠了。多用於談話時表示反對、禁止。如:「得了,別再鬧了!」
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如:「飛得高」、「樂得很」。
應該、必須。如:「這件事總得讓大家知道。」、「時間不早了,我得走了。」
    
瀏覽人次:31358 收藏人次:4159320
減少、免除。如:「省事」、「省略」、「省卻麻煩」、「省得我跑一趟。」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48058 收藏人次:1233288
03.《文明小史》第一一回:「這個差使,兄弟一定毛遂自薦,省得太尊另外尋人。」
明哲保身     
瀏覽人次:38562 收藏人次:1702960
明達事理、洞見時勢的人,不參與會帶給自己危險的事。語本《詩經.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後亦指為了個人得失而喪失原則的庸俗處世態度。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一二齣:「但大仇既報,吾願已畢。今欲飄然去國,明哲保身,省得落于奸臣之手。」
    
瀏覽人次:17242 收藏人次:397242
5.吳語。表示事情已經發生。同「了」。《海上花列傳》第一回:「比仔從前省得多哉。」
兔死狐悲     
瀏覽人次:16322 收藏人次:756672
02.《水滸傳》第二八回:「我和你是一般犯罪的人,特地報你知道。豈不聞『兔死狐悲,物傷其類』。我們只怕你初來不省得,通你得知。」
凋零     
瀏覽人次:11779 收藏人次:542546
2.比喻事物的衰敗。《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等做家的自做家,破敗的自破敗,省得歹的累了好的,一總凋零了。」
究竟     
瀏覽人次:10605 收藏人次:927610
3.到底。《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世兄究竟到那裡去的,以後出門總得在櫃上留個字,省得要先生操心。」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