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48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識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知識管理1.1 知識管理之目的1.2 知識管理的流程1.3 知識管理的實施1.4 對教育行政的啟示1.5 中英文關鍵字1.6 參考資料 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模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的模型是經過學者大量蒐集資料並印證歸納得到的現象或結果,模型的建立能給予參考架構,有助於實務的推動。知識管理理論以策略管理、組織文化、組織行為、組織結構、人工智慧、品質管理、組織評估等領域的理論為基礎,運用這些概念提供邏輯性思考進而發展知識管理的相關理論,例如定義知識管理的流程、評估知識管理成效等。Nonaka 與Takeuchi提出的SECI模型(socialization, externalization, Combination, internalization model)為具有影響力的模型,主要在描述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的轉換過程,共有四種知識轉換的方式:內化、外化、社會化、與組...
 McAdam, R. & McCreedy, S. (1999). A critical review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models., 91-100.Kulkarn, U. R., Ravindran, S., Freeze, R. (2007). A Knowledge Management Success Model: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Validation. , 309-347.野中郁次郎、竹內弘高(1997)。。臺北市 : 遠流。林東清(2009)。。臺北市:智勝文化。
個人知識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知識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簡稱PKM)是一種用以組織及整合資訊以成為個人知識的一種概念性架構,可將零散的資訊加以轉化為較具系統性的資訊以擴展個人知識領域之策略及方法。除了有效管理個人具備的知識之外,個人知識管理亦涵蓋持續由各種管道學習不同領域的事物及其方法,吸取他人的經驗知識,並內化為個人的知識,進而提昇個人的價值。個人知識管理之內涵結合知識管理、個人資訊管理、認知心理學、哲學、管理科學等不同領域的概念。此一發展最早可溯源自Peter Drucker於1960年代提到的知識工作者的概念,首度出現個人知識管理之名詞是始於1990年代後期,美國加...
Frand, J. & Hixon, C. (1999).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Who, What, Why, When, Where, How? Retrieved July, 27, 2011 from http://www.anderson.ucla.edu/faculty/jason.frand/researcher/speeches/PKM.htm.Agnihotri, R. & Troutt, M.D. (2009). The effective use of technology in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
知識管理:早期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識經濟體系時代來臨,企業愈加重視所擁有的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與智慧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電腦、網路的普及形成有力工具,支援知識管理發展,故早期知識管理主要目的為協助企業運用其內部知識發揮最大的價值。Koenig& Neveroski將早期知識管理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資訊科技與智慧資本(by the Internet ou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人文及文化層面(human and cultural dimension, the HR, human relations)、內容與檢索(conten...
Koenig, M. & Neveroski, K. (2010). Knowledge Management: Early Development.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3rd edition). London: Taylor & Francis.Prusak, L. (1999). Where did knowledge management come from? Knowledge Directions, Fall, 90–96. Retrieved June 11, 2012, from http://i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道理。如:「知識」、「常識」。
知道、認得。如:「認識」、「識別」、「素不相識」、「有眼不識泰山」。
見解、見聞。如:「見識」、「才識」、「膽識」。
思想、內在思維。如:「意識」。
朋友。如:「舊識」。
記憶、記住。通「誌」。如:「默而識之」、「博聞強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呈圓筒形的器物。如:「鐵管」、「水管」、「燈管」、「橡皮管」。
吹奏的長筒形樂器。如:「黑管」、「管樂器」、「雙簧管」。
負責、辦理。如:「管理」、「管事」、「管帳」、「管吃管住」。
保證、鐵定。如:「管用」、「包管你考得上!」
約束、教導。如:「管教」、「看管」、「管束」、「管不住」。
理會、顧慮。如:「不管你了!」、「別管他,我們先走。」
儘管:儘量。如:「你儘管放心地去玩吧!」
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事與物之瞭解,經過整理之後即稱為知識。
  知識通常界定為「已經圓成其說的真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這個定義中包括 「圓滿的認知」,其中即含著「真」的意思;同時認知中又含有「完善周備」的意思。認知是就廣泛的意識作用而言;信念則與「意見」有別,是對意見堅持不二;然後知識指「所知的」,包括「知道是什麼」和「知道為什麼」。
  哲學家所探討的知識問題,除了知識是什麼之外,前述只是一個概括性的說法;還探討:(1)知識的可能性;(2)知識的基本性質;(3)知識的種類;(4)知識的獲得;(5)知識與心靈(mind)的關係。前三項屬於認識論(Epistemology)的範圍;後兩項不僅是知識論的問題,也是心...
  對於知識的定義,一般常看到的是,對某一特定領域所知的總和。事實(facts)和資訊(information)都可能是在傳播知識。個人透過經驗和教育獲得事實、資訊和知識。也有人認為,知識就是對某一主題理論和實務的瞭解。然而在哲學上,知識通常被定義為「已經圓成其說的真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定義中包括「真」和「完善周備」之意。並強調信念與意見的差別,及探討知識的可能性、知識的基本性質、知識的種類、知識的獲得、知識與心靈(mind)的關係。前三項屬於認識論的範圍;後兩項不僅是知識論的問題,也是心靈哲學的問題。  知識依據不同的基礎被分為各種不同類型,諸如命題知識、非...

尼古拉斯、布寧、余紀元編著(2001)。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北京:人民。戴文坡、普賽克著,胡瑋珊譯(1999)。知識管理。臺北市:中國生產力。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編纂(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文景。
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負責管轄處理某事務。《紅樓夢》第一四回:「如今請了西府裡璉二奶奶管理內事,倘或他來支取東西,或是說話,我們須要比往日小心些。」
2.泛指如何使一群人能夠做到協力合作,達成任務之途徑與方法。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