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7.75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第一原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原理」是指不必經過驗證,即已明白的原理,即是理由已經存在於原理之中,也是自證原理。就範圍大小區分,第一原理可以是解釋所有事件的終極真理,也可以視為一個系統一致性、連貫性的一種根源性的解釋。
  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於一八六二年出版〔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基於進化的觀點,指出實在的不可知性以及事物的演化性,此二者即解釋實在及其變化的第一原理。若把第一原理視為解釋存有的學說,則為形上學所探討的範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序、等級。如:「次第」、「等第」。
用於數字前面,表示事物的順序或等級。如:「第一」、「第二」。
古時富貴人家的住宅。如:「宅第」、「府第」。
科第。科舉榜上的次第。如:「及第」、「落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始的。如:「原始」、「原稿」、「原著」。
未經加工的。如:「原貌」、「原油」、「原木」。
本來。如:「原本」、「原封不動」、「物歸原主」、「此事原可饒恕」。
廣而平的地方。如:「平原」、「草原」、「高原」。
寬恕、諒解。如:「原諒」、「情有可原」。
推究根本。如:「原道」。
原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理或規則的根據。如進化原理。
第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先、最前、最好、最重要的。如:「他好勝心強,每件事都要得第一。」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