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筆耕     
瀏覽人次:2043 收藏人次:190900
以筆墨工作謀生。《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超傭書勞苦,投筆嘆曰:『大丈夫當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耕乎?』」南朝梁.任昉〈為蕭揚州薦表〉:「既筆耕為養,亦傭書成學。」
筆耕墨耘     
瀏覽人次:5337 收藏人次:157540
指寫作。如:「筆耕墨耘數十年,志趣而已!」
心織筆耕     
瀏覽人次:835 收藏人次:110514
唐朝王勃擅長為文,常受人請託,所得金帛頗為豐厚,當時人謂「心織筆耕」。典出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九.心耕筆織》。後用以形容文章寫的好,並以賣文為生。
    
瀏覽人次:12314 收藏人次:2741001
2.比喻謀生。如:「舌耕」、「筆耕」。《文選.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既筆耕為養,亦傭書成學。」
    
瀏覽人次:7832 收藏人次:5523104
寫字、畫圖的用具。如:「毛筆」、「鉛筆」、「蠟筆」、「水彩筆」。
文字的筆畫。如:「筆順」、「起筆」。
寫。如:「筆誤」、「筆者」、「代筆」、「絕筆」、「筆之於書」。
像筆一樣直的。如:「筆直」、「筆挺」。
文章的寫作技巧。如:「敗筆」、「伏筆」、「驚人之筆」、「神來之筆」。
量詞:A>計算書畫作品運筆的單位。如:「畫幾筆潑墨山水。」B>計算金錢、款項、交易等的單位。如:「一筆錢」、「兩筆獎學金」。C>計算文字筆畫數的單位。如:「『文』這個字共有四筆。」
安步當車     
瀏覽人次:19166 收藏人次:969313
02.宋.陳杰〈窮居〉詩:「安步當車蔬當肉,筆耕為耒紙為田。」
神出鬼沒     
瀏覽人次:5116 收藏人次:258681
「神出鬼沒」典源作「神出鬼行」。這句成語是出自《淮南子.兵略》:「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星耀而玄逐。」本來是指用兵之時,行動要像神鬼那樣飄忽無常,像天體運行那樣不著痕跡,變化莫測,讓敵人無法捉摸。後來「神出鬼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出沒無常,變化莫測。出現「神出鬼沒」的書證如唐.崔致遠《桂苑筆耕集.卷一四.安再榮管臨淮都》:「前件官夙精韜略,歷試機謀,嘗犯重圍,決成獨戰,實可謂神出鬼沒。」這裡的「神出鬼沒」是指善於用兵。另明.沈鯨《雙珠記》第二五齣:「我想袁先生是個有道行的人,平日言語動靜,神出鬼沒,因此不敢問他詳細。」這裡的「神出鬼沒」則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出沒無常,變化莫測。
煮字療飢     
瀏覽人次:2955 收藏人次:201309
賣文維生。如:「文藝創作肩負文化承傳的重責大任,千萬不要誤以為那只是文人煮字療飢,糊口度日的手段而已。」
鍾理和     
瀏覽人次:1317 收藏人次:0
軌跡走,可以看到一顆文學生 命的完成史,深富生命哲理。鍾理和熱愛文學,至死堅持創作,有「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之稱。 著作1. 鍾理和,〈游絲〉,收於《夾竹桃》,北平馬德增書局,1945年4月,收於《鍾理和全集2》,鍾理和文教基金會,1997年10月。2. 鍾理和,《夾竹桃》,北平馬德增書店,1945年4月。3. 鍾理和,〈新生〉,《台灣文化》第1卷第1期,1946年9月15日,收於《鍾理和全集2》,鍾理和文教基金會,1997年10月。4. 鍾理和,〈薄芒〉,《台灣文化》第1卷第1期,1946年9月15日,收於《鍾理和全集...
林語堂     
瀏覽人次:1165 收藏人次:0
的小說《遠景》。1965年,年過70的林語堂攜家到台北定居。在台十年,他仍是我行我素,不入政圈,致力筆耕,撰寫短文一百八十餘篇。1972年10月,七十八歲高齡的林語堂編纂成一千八百頁的《當代漢英詞典》。1974年,他被推為國際筆會副會長,此前林語堂曾四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1976年3月26日,他因心臟病在香港去逝,終年八十二歲。林語堂腳踏中西文化,是我國最優秀的雙語作家之一。他為後人留下十一部中文著作,四十部英文著作和九部翻譯作品,數百篇散文、小品,確立了他在國際文壇上的地位。 觀點林語堂曾說﹕「當我躺在泥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