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0.62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精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亮的光芒。《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眾雞鳴而愁予兮,起視月之精光。」《北史.卷六.齊高祖神武帝本紀》:「目有精光,長頭高權,齒白如玉。」
2.聲名威望。《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家在於鄭,未嘗得望精光侍謁於前也。聞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晉書.卷一○○.陳敏傳》:「金聲振於江外,精光赫於揚楚。」
3.沒有剩餘。《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又不會種田,又不會作生意,坐喫山崩,把些田地都弄的精光。」《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不消半個更頭,四百多銀子又輸得精光。」也作「精空」。
赤條精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著身子,絲毫不掛。《紅樓夢》第八○回:「洗澡時不防水略熱了些,燙了腳,便說香菱有意害他,赤條精光趕著香菱踢打了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線。如:「日光」、「月光」、「燈光」、「光芒四射」。
榮耀。如:「為國爭光」。
景物。如:「觀光」、「風光」、「春光明媚」。
時間。如:「光陰」、「時光」。
平滑明亮。如:「磨光」、「光滑」、「光溜」、「光亮」。
完。如:「吃光」、「他已經把身上所有的錢都花光了!」
單、只。如:「光說不做」。
裸露。如:「光頭」、「光腳」、「光著身子」。
對人來臨的客套話。如:「光顧」、「歡迎光臨」。
接受別人恩惠、好處的客套話。如:「沾光」、「叨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全部、全數。《儒林外史》第五回:「將些衣服、金珠、首飾,一擄精空。」《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不消半個更頭,四百多銀子又輸得精光。」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故事桓玄和殷仲堪正在談天,有人提議大家和說一件的事。當時顧愷之也在坐,就先說:「一把火把平原燒得精光,而火也熄滅了。」桓玄說:「用白布綁著棺材,舉起幡旗。」殷仲堪說:「把魚放回深水中,鳥讓它飛走。」接著又提議說危險的事。桓說:「在矛尖上洗米,劍鋒上燒。」殷說:「一百歲的老頭子拉著乾枯樹枝。」顧說:「井口上的轉輪躺著一個嬰兒。」殷仲堪有個參軍坐在旁邊,說:「盲人騎著瞎馬,半夜走到深池邊上。」殷仲說:「唉!太盛氣凌人了吧。」因為他的眼睛正有一隻是壞的。 相似詞氣勢洶洶、盛氣凌人、逼人太盛 相反詞平易近人、屈己從人 例句你...
饕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一種凶惡貪食的野獸,古代鐘鼎彞器多刻其頭形以為飾。《呂氏春秋.先識覽.先識》:「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細看那鏡小小只有四五寸,面上精光閃爍,背上鼻鈕四傍,隱起窮奇饕餮魚龍波浪之形。」
孤注一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賭博時,一次投下所有賭注,希望能贏錢。[例]他狠下心來,孤注一擲,結果輸個精光
胸無點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勃,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據說他在寫文章前,不先構思,只是先磨幾升墨水,一下子把它們喝個精光,然後拉起被子呼呼大睡。睡醒後,拿起筆來就開始寫,不一會兒就能寫出一篇文情並茂的好文章。當時的人都說,他肚子裡好像有寫好的文章,隨時可以拿出來。後來從反面立義,稱不能寫好文章、缺少文才的人為「胸中無墨」。如唐代杜佑《通典》所說的:「俚俗謂不能文者為胸中無墨。」亦轉而演變成「胸無點墨」這句成語,比喻人毫無學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光輝。《說文解字.晶部》:「晶,精光也。」唐.德宗〈七月十五日題章敬寺〉詩:「遠煙凝翠晶。」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二.太上老君開天經》:「無日無月,無晶無光。」
螳螂捕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醒世姻緣傳》第五七回:「晁無晏併吞了晁近仁的家財,正當得意快活之時,那曉得鑽出一個奚篤的老婆郭氏來,不惟抵盜的他財物精光,且把個性命拐得了去。這真是螳螂捕蟬,黃雀隨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