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粗製棉。《說文解字.糸部》:「,敝綿也。」《漢書.卷四.文帝紀》:「其九十以上,又賜帛,人二疋,三斤。」
2.彈鬆的棉花。如:「被」、「棉」。
3.附在植物上的茸毛。如:「柳」、「蘆」。
4.姓。如漢代有舜。
將棉花均勻的塞進衣物裡。如:「棉襖」、「褥子」。唐.李白〈子夜吳歌.冬歌〉:「明朝驛使發,一夜征袍。」
形容說話囉嗦、沒有重點。如:「叨」、「不休」。
厭煩、嫌惡。《紅樓夢》第三四回:「只拿那糖醃的玫瑰滷子和了,吃了半碗,又嫌吃了,不香甜。」
蘭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蘭因,原指鄭文公妾燕姞夢見其祖伯鯈贈予蘭草,後生穆公取名為蘭。見《左傳.宣公三年》。後比喻美好的前因。果,比喻如飄離散的後果。「蘭因果」引喻為始合終離,婚姻不美滿。《虞初新志.卷一.小青傳》:「蘭因果,現業誰深。」清.龔自珍〈醜奴兒令.鸞箋偷寫伊名字〉詞:「蘭因果從頭問,吟也淒迷,掐也淒迷,夢向樓心鐙火歸。」
金玉其外,敗其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表像金玉般華美,內裡卻盡是破棉。形容外表美好而內質破敗。明.劉基〈賣柑者言〉:「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醲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其中也哉!」
叨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言語瑣碎囉嗦。《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一.雙忠記.二仙點化》:「心坎上煩煩惱惱,耳邊廂叨叨。」《儒林外史》第六五回:「但妹子不是那愚人,也不用叨叨提那從前醜事,我已盡知。」也作「聒聒」。
金玉其外,敗其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金玉其外,敗其中」。見「金玉其外,敗其中」條。01.明.海瑞〈主簿參評〉:「苟不盡分稱職,金玉其外而敗其內也,即陟巍科,登膴仕,徒玷官常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花。南朝梁.簡文帝〈詠柳〉詩:「花時隨鳥,風枝屢拂塵。」唐.杜甫〈春遠〉詩:「蕭蕭花晚,菲菲紅素輕。」
2.比喻各種零碎的事,多做標題用。如報紙上的社會花、電影花之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柳花凋謝結實,種子上帶有叢毛,隨風飛散,形似棉,故稱為「柳」。唐.張喬〈送友人往宜春〉詩:「落花兼柳,無處不紛紛。」
2.形容雪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因風起。』公大笑樂。」
叨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囉嗦、多話。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為甚麼叨叨占著是迷丟沒鄧的混。」
不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言語瑣碎而不間斷。如:「他經常為了一點小事而不休,嘮叨個沒完。」清.宋犖〈行述墓誌祭文〉:「吾見人家女子歸寧,多言姑之薄語,不休。吾甚非之,願汝曹毋復然,不則吾不令汝歸也。」清.王韜《淞濱瑣話.卷一一.瑤池仙夢記》:「山人告以塵事,不休曰:『如此良宵,何為效楚囚相對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煩瑣不止。《紅樓夢》第六一回:「此時天晚,奶奶纔進了藥歇下,不便為這點子小事去叨。」也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