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8.56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纏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婦女用布帛緊裹雙足,使之纖小,以為美觀。纏足之風,始於五代,至宋朝大盛,遍及全國。《通俗常言疏證.婦女.纏足》引《墨莊漫錄》:「婦人之纏足,傳記皆無所出。惟齊東昏侯,有鑿金為蓮花,令潘妃行其上一事,而不言其足若何。惟唐鎬詠李後主宮嬪窅娘詩云:『蓮中花更好,雪裡月常新。』以此知扎腳自五代始也。」也作「纏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裹繞、圍繞。如:「纏足」、「頭上纏了一塊布。」《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卓所得義兵士卒,皆以布纏裡,倒立於地,熱膏灌殺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如:「雙足」、「大足」、「節足動物」。
充滿、不缺乏。如:「充足」、「足夠」、「滿足」。
可以。如:「足供參考」、「足以自豪」。
值得。如:「何足掛齒」、「微不足道」。
整整的、完全的。如:「玩足了一星期」、「在水中悶了足足有三分鐘的氣。」
遠足:一種短程徒步郊遊的活動。如:「明天老師要帶我們全班去陽明山遠足。」
足下:A>腳下。如:「她足下踩著三寸的高跟鞋。」B>尊稱君主或朋友,在書信中常用。
嗤之以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部書的主角。原本是舊時代婦女的她,因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開始從事婦權的改革運動。先從鼓吹婦女解放纏足開始,進而興辦學堂,教導婦女讀書識字。雖然過程艱苦坎坷,受到社會極大的阻力,但她以美國一位農家女的事蹟自勉,效法她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位美國女子立志獻身於教育,到處傳播知識,大家都笑她、為難她。當她去見權貴時,更受到鄙視。小說中用「嗤之以鼻」描述權貴們用鼻子哼氣譏笑,表示對這個女孩子的不屑與輕視。可是,她並沒有放棄,仍然四處奔波,即使耽誤自己的終身大事也在所不惜,最後終於受到有心人的贊助與賞識,成為有名的大教育家。「嗤之以鼻」這句成語就是用來表示不屑、鄙視。
故步自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梁啟超〈愛國論〉:「婦人纏足十載,解其縛而猶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見多怪,曾不知天地間有所謂『民權』二字。」
九死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鏡花緣》第三六回:「又想自從到此,被國王纏足、穿耳、毒打、倒弔,種種辱沒,九死一生。這國王恁般狠毒,明是冤家對頭,躲還躲不來,怎敢親近!」
賤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謙稱自己的妻子。《紅樓夢》第一○回:「讓我把賤內的病症說一說再看脈,如何?」《文明小史》第一九回:「這件事須要問我們賤內,目前就要進這不纏足會了。」也作「賤累」、「賤荊」、「賤室」。
三寸金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婦女的纏足。《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你那三寸金蓮,要跑起來怕到不了十里,就把你累倒了!」《通俗常言疏證.婦女.三寸金蓮》引《意中緣》劇:「小姐皁靴脫去,竟是一雙三寸金蓮。」
招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商店機構作為標識的牌子。宋.張任國〈柳梢青.掛起招牌〉詞:「掛起招牌,一聲喝采,舊店新開。」《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將來掛招牌,就可以稱儒醫。」《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下車進去,見一家大門上掛著一塊黑底金字的招裨,上寫著『保國強種不纏足會』八個大字。」
裹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女子纏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