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缺漏     
瀏覽人次:692 收藏人次:0
1.缺損、遺漏。如:「你的說明缺漏了許多重點。」
2.遺漏或不完善的地方。如:「呈上企劃案以前,最好再檢查一下,免得有任何缺漏。」
    
瀏覽人次:14559 收藏人次:4476541
短少、不夠。如:「缺電」、「缺乏」、「缺貨」、「缺人」、「缺少」、「缺水」、「短缺」。
不完美、不完備的地方。如:「缺點」、「缺陷」、「缺失」、「完美無缺」。
殘破的。如:「殘缺」、「缺口」。
應到而未到。如:「缺席」、「缺課」、「缺考」、「缺勤」。
職務上待補足的員額。如:「缺額」、「補缺」、「肥缺」、「出缺」。
    
瀏覽人次:8387 收藏人次:2459430
液體從孔縫流出或滲入。如:「漏水」、「漏雨」、「漏油」。
泄露、透露出去。如:「漏口風」、「走漏消息」、「洩漏軍事機密」。
疏失。如:「遺漏」、「漏失」、「掛一漏萬」。
逃避。如:「漏稅」。
古代的一種計時器。如:「沙漏」。
食古不化     
瀏覽人次:28557 收藏人次:1359126
「食古不化」原或作「食生不化」。閰爾梅在為《破山和尚語錄》所寫的序言中提及:要以文字來傳達知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既想言辭精要,又希望沒有缺漏;既想用字絕妙,又希望容易了解。一味地依循往例,就沒有創新;提出驚人的議論,則恐無根據;援用古人的見解,又怕沒有變通。所以特別為《語錄》寫序,以讚揚其典雅脫俗之文風。「食古不化」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的「援古恐其食生不化也」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味守舊而不知變通。出現「食古不化」書證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一.集部.別集類二四.空同集》:「平心而論,其詩才力富健,實足以籠罩一時,而古體必漢魏,近體必盛唐,句擬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
    
瀏覽人次:12882 收藏人次:5900144
4.漏掉、缺漏。如:「脫漏」。《漢書.卷三○.藝文志》:「書缺簡脫,禮壞樂崩。」
郭公夏五     
瀏覽人次:3600 收藏人次:870731
郭公,指春秋莊公二十四年經文的脫漏之處。參見「郭公」條。夏五,指春秋桓公十四年經文的脫漏之處。參見「夏五」條。郭公夏五比喻缺漏的文字。也作「夏五郭公」。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2859 收藏人次:626888
為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三乙陳俐縈試擬)(七)改正式一般說來,文章常見的錯誤,小者有標點符號的誤用或缺漏、錯別字、贅詞、缺漏字詞、詞語使用錯誤、詞語搭配不良、詞語順序不當、文法不通、語氣不合……等等,大者有悖離題旨、結構失當、理路不清……等缺失。學生往往一再重複同樣的錯誤而不自知,因此若能針對此現象命題,要求學生改正,那麼自然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例題如下:請仔細閱讀下面的這篇文章,並且依照要求加以改正。今年寒假的第一天,爸爸就帶我們回外婆家,而且要...
擴散性思考(divergent_thinking)     
瀏覽人次:2103 收藏人次:273462
些能力可透過測驗工具或評量者的觀察而了解:敏覺力(Sensitivity):指敏於覺察事物,具有發現缺漏、需求、不尋常及未完成部份的能力。也即是對問題的敏感度。流暢性(Fluency):指產生觀念的多少,即是思索許多可能的構想和回答。變通力(Flexibility):是指用不同方式思考,面對問題時能隨機應變。獨創力(Originality):指反應的獨特性,想出別人所想不出來的觀念。精進力(Elaboration):是一種補充概念,在原來的構想或基本觀念再加上新觀念,增加有趣的細節,和組成相關概念群的能力。
拾遺     
瀏覽人次:1457 收藏人次:0
3.採補缺漏遺佚。《南齊書.卷九.禮志上》:「吳則太史令丁孚拾遺漢事,蜀則孟光、許慈草建眾典。」
補正     
瀏覽人次:1239 收藏人次:0
補充缺漏,修正錯誤。《宋書.卷一二.律曆志中》:「若謬有可採,庶或補正闕謬,以備萬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