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8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羹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濃羹或湯汁,泛指佐餐的菜食。唐.王建〈新嫁娘詞〉三首之二:「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肉、菜等勾芡煮成的濃湯。[例]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唐.王建〈新嫁娘詞〉三首之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水。如:「赴湯蹈火」、「揚湯止沸」。
含有多量汁液的食物。如:「湯麵」、「湯圓」、「蛋花湯」。
食物烹煮後所得的汁液。如:「高湯」、「菜湯」。
酒的代稱。如:「黃湯」。
藥材加水煎熬成的汁液。如:「湯劑」、「湯藥」。
溫泉。如:「湯泉」、「大眾湯」。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見的臺灣民俗食品:(1)一種需經勾芡、加料的濃稠羹湯。作法雖似傳統的羹,但在「魷魚焿」、「肉焿」上多用此字。吳瀛濤《臺灣民俗.第九章.食住.飲食攤》:「焿類:魷魚焿、肉焿、蠔仔焿。」(2)指用來煮成焿的魚或肉的材料。外表需裹以魚漿,事先煮熟待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烹飪方法。用熱油或羹湯澆淋在菜餚上。如:「沏油」、「沏鍋巴」。
心平氣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那裡有相和!」景公訝異地問:「『和』跟『同』有什麼不一樣嗎?」晏子回答說:「若以烹調為例,在熬煮羹湯時,會適切地把不同佐料相混,使之味道調和,才做出美味的料理。君臣相處之道也是這樣的。當君王提出一個主張時,作為臣子的應該是從不同角度給予建言,使君王的施為更為完備,而不是一昧地附和而已。再以音樂為例,一篇好的樂章,是各種音符以不同的快慢、高低……組合在一起,互相搭配,調和出優美的音樂,使君子聽了,內心能得到平靜,德行能趨向平和。所以《詩經》說:德音是沒有瑕疵的。像梁丘據這樣只會對君王的說法同聲應合,就好像把清水加到清水裡去調味,誰會想去吃它呢?又好像琴瑟只彈一個單一的音符,誰會想去聽它呢?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底部平而淺,用以盛裝食物的小盤。如:「瓷碟」。《水滸傳》第三七回:「取三分飯食羹湯菜蔬,教他三個喫了,莊客收了碗碟,自入裡面去。」也稱為「碟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蓴菜科蓴菜屬,多年生浮葉性水生草本。葉橢圓形,盾狀著生於葉柄,全緣,背面帶藍紫色,葉柄細長,有黏液,夏日開花,花單生,萼片、花瓣各三枚,罕四枚,紫紅色。堅果卵圓形。嫩葉可作羹湯,味鮮美。多生於池沼中。也稱為「缺盆菜」、「蓴菜」、「露葵」。參見「露葵」條。
小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妻子稱丈夫的姐妹為「小姑」。唐.王建〈新嫁娘詞〉三首之三:「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也稱為「小姑子」。(2)稱父親最小的妹妹為「小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在羹湯中的菜。《文選.潘岳.西征賦》:「而菜蔬芼實,水物惟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