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52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聖詠舞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舞曲類別。特別是英國亨利八世在位時,英格蘭地區鄉村舞蹈的曲調,當時也被教會使用為聖歌的曲調;這種世俗歌謠與宗教聖樂互用的狀況甚為普遍。基督宗教使用的聖經舊約部份譯為英文,音韻上含有節奏感,事實上原希伯來文已是可吟頌的文體,如詩歌般有抑揚頓挫,甚至頌詞可配上樂器為伴奏。波斯的作品也是如此,例如其抒情詩「Ghazal」似聖經舊約的「所羅門王之歌」(Song of Solomon)、四行詩集「Ruba-i-yat」就像次經中的「便西拉智訓」(Ecclesiasticus)。因此許多中世紀的民俗舞曲都有兩種形式,緩慢而單純的拍子屬聖樂的風格;相同旋律卻以快兩倍的速度演奏,則屬舞蹈曲調。而切分法是音...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折不直的。如:「曲路」、「彎曲」、「曲線」。
使彎折。如:「曲膝」。
不對的。如:「曲解」、「是非曲直」。
轉彎的地方。如:「河曲」、「山曲」。
心中的隱情。如:「衷曲」、「心曲」。
委婉。如:「曲從」、「曲順」、「曲盡孝道」。
樂歌。如:「歌曲」、「舞曲」、「小曲」。
中國一種古典韻文。元朝時最盛行。如:「元曲」、「散曲」、「劇曲」。
量詞。用於計算歌曲、樂曲的單位。如:「高歌一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長聲音,注意高揚轉折的唸、唱。如:「吟詠」、「詠歌」。
以詩、詞來抒發情興。如:「詠梅」、「詠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如:「聖人」、「神聖」。
德行高尚、博通事理的人。如:「古聖先賢」。
通稱在學識或技藝上有獨特見解、功夫的人。如:「詩聖」、「草聖」、「樂聖」、「畫聖」。
尊稱君主。如:「面聖」、「聖上」。
君主的。如:「聖旨」、「聖恩」、「聖訓」。
宗教上對所崇拜的人事物的尊稱。如:「聖經」、「朝聖」、「聖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舞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舞蹈所作的樂曲。為英語dance music的意譯。通常有典型的節奏,如圓舞曲為三拍子;亦有專供伴舞或演奏的樂曲。
聖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教徒用來祈禱的歌曲。通常由會眾歌唱。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