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64.9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聲音三要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音的三要素指的是聲音的「高低」、「大小」與「音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索取。如:「要錢」、「要飯」、「要帳」。
收為己有。如:「這本書我要了。」
值得重視的。如:「重要」、「要職」、「要犯」、「要件」、「要塞」、「要點」、「要義」、「要旨」。
重點。如:「提要」、「摘要」、「要點」、「要義」、「要旨」。
假如。如:「明天要是下雨,我就不去了。」
求。如:「他要我替他辦一件事。」
應該。如:「你要知道,這是不容易的事。」
即將。如:「天要下雨了!」、「他快要來了。」
求取。如:「要求」、「要功」。
強迫。如:「要挾」。
約定。如:「要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色。如:「素服」、「素衣」、「素絲」。
質樸無華的、清淡的。如:「樸素」、「素妝」、「素淨」。
事物的本質。如:「因素」、「元素」、「色素」。
一向的、平常的。如:「平素」、「素行」、「素志」、「素日」、「素願」、「素不相識」。
非葷腥的食物。與「」相對。如:「素食」、「他向來吃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物體撞擊或摩擦所產生,能引起聽覺的音波。如:「笑聲」、「聲音」、「雷聲」、「風聲」、「聲浪」。
音樂。如:「聲光」、「聲樂」。
名譽。如:「美聲」、「名聲」、「聲譽」、「聲名大作」。
發出聲音。如:「不聲不響」。
宣布、張揚。如:「聲討」、「聲明」、「聲稱」、「聲述」。
音調。如:「平聲」、「上聲」、「去聲」、「入聲」。
量詞。用於計算發聲次數的單位。如:「大叫一聲」、「三聲無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如:「噪音」、「雜音」、「擴音」、「消音」、「樂音」、「音色」。
消息。如:「回音」、「佳音」、「福音」、「音信全無」。
腔調。如:「口音」、「鄉音」。
字的聲韻。如:「字音」、「注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聲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振動或說話時所發出的聲響。《三國演義》第六三回:「張飛見嚴顏聲音雄壯,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階叱退左右。」《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我打從學堂門口過,聽見念書的聲音好聽。」
要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構成事物的原質。如:「土地、勞力、資本為生產的要素。」「民治是民主主義的要素之一。」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