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9.17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臨財苟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嗜愛錢財,貪得輕取。《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似這等人,也算做穿窬小人中大俠了。反比那面是背非,臨財苟得,見利忘義一班峨冠博帶的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取。如:「取得」、「得到」、「得志」、「得勢」。
適切、合宜。如:「得體」、「得當」。
滿意。如:「得意」、「洋洋自得」。
可以。如:「得過且過」、「不得高聲喧譁」、「得饒人處且饒人」。
夠了。多用於談話時表示反對、禁止。如:「得了,別再鬧了!」
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如:「飛得高」、「樂得很」。
應該、必須。如:「這件事總得讓大家知道。」、「時間不早了,我得走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便、草率。如:「一絲不苟」、「不苟言笑」、「不敢苟同」。
姑且、暫且。如:「苟安」、「苟全」、「苟活」、「苟延殘喘」。
假如。如:「苟非其人」、「苟若有之」。
苟且:A>只顧眼前,得過且過。如:「苟且偷生」。B>胡亂之事。如:「男女苟且」。C>敷衍了事。如:「因循苟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來、來到。如:「光臨」、「親臨」、「降臨」、「五福臨門」。
遭遇。如:「臨危不亂」、「臨陣磨槍」。
靠著、依傍。如:「臨河」、「臨窗而坐」、「如臨深淵」。
將、正、當。如:「臨別」、「臨行」、「臨終」、「臨時抱佛腳」。
從高處往下看。如:「居高臨下」。
依著書畫範本模仿。如:「臨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錢、寶物等。如:「財物」、「財產」、「發財」。
苟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當得而得。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臨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財貨的時候。《禮記.曲禮上》:「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與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利令智昏,利慾薰心,財迷心竅,臨財苟得反義:仗義疏財,見利思義,輕財好義,臨財不苟辨似: 「見利忘義」及「利令智昏」都有為私利而為害的意思。 「見利忘義」側重於為了利益而不顧道義;「利令智昏」側重於被利慾所誘而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見利忘義 利令智昏 辨似例句 ○ ㄨ 做人要講義氣,不能~。 ㄨ ○ 就為了這幾個臭錢,他竟昧著良心犯下此案,真是~。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