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1.14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臨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近、靠近。如:「這棟大樓臨近文教區,是居住的好環境。」《太平廣記.卷一二三.秦匡謀》:「太傅薨時甚凶,就木之際,若臨近,必有大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來、來到。如:「光臨」、「親臨」、「降臨」、「五福臨門」。
遭遇。如:「臨危不亂」、「臨陣磨槍」。
靠著、依傍。如:「臨河」、「臨窗而坐」、「如臨深淵」。
將、正、當。如:「臨別」、「臨行」、「臨終」、「臨時抱佛腳」。
從高處往下看。如:「居高臨下」。
依著書畫範本模仿。如:「臨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離不遠。如:「近親」、「近日」、「遠近馳名」、「遠水救不了近火」。
明白的、淺顯的。如:「淺近」。
相似。如:「近似」、「知恥近乎勇」。
親密。如:「親近」、「兩家人走得很近。」
合乎、合於。如:「不近情理」、「不近人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近。如:「傍午」、「傍晚」。
從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善如流」這句成語出自《左傳.成公八年》。春秋時,列國林立且彼此征伐不斷。根據《左傳.成公六年》的記載,該年秋天,楚國率兵攻打鄭國,當時和鄭國訂有盟約的晉國於是派兵前往援助,並且還乘機攻打臨近的蔡國。楚軍一聽到消息之後,馬上動員申、息二地的軍隊,準備援救蔡國。這時,晉軍將領趙同、趙括向主帥欒書建議正面迎擊,向楚國進軍。正當欒書準備下令時,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三人卻勸他說:「我們是來援救鄭國的,鄭國的危機解除,我們不但不退兵,還去攻打蔡國,已經是不義之戰了,現在還觸怒楚國,真打起來一定贏不了。就算贏了,也不是件光榮的事,反而自取其辱,不如退兵吧!」欒書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因此決定撤軍。這種能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臨近、靠近。《玉篇.門部》:「闞,臨也。」《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又遣兵東援劉錡,西援郭浩,自以其軍長驅以闞中原。」明.劉基《郁離子.麋虎》:「虎逐麋,麋奔而闞于崖,躍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臨近、接近。如:「向晚」。唐.白居易〈東坡種花〉詩二首之二:「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
日薄西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同義詞4 反義詞5 例句 出處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解釋太陽將要落山,形容黃昏的景象。另有比喻瀕臨死亡之意,或比喻事物臨近衰亡。薄,破近。 同義詞夕陽西下、氣息奄奄、風中殘燭 反義詞旭日東昇、如日中天、春秋鼎盛 例句老人家不服輸,即使日薄西山,仍奮力散放最後一絲光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近、接近。如:「濱海」。《國語.齊語》:「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鉤,是以濱於死。」三國吳.韋昭.注:「濱,近也。」《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而鄒、魯濱洙、泗,猶有周公遺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近、迫近。如:「瀕臨」、「瀕危」、「西瀕印度洋」。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十二月,先府君即世,母哭瀕死者十餘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