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7.6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動倉儲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動倉儲圖書館(auto library)又稱自動化書庫管理系統(automated storage/retrieval and return/sorting system,簡稱ASRS),是應用高密度存放館藏與電腦查詢系統的概念設計的書庫管理系統,通常是設計用來放置不常流通圖書資料或期刊合訂本,目的在於減少圖書資料儲存空間,並藉由與自動借還書系統的連結以節省人力提升服務品質。1980年代中期後首為北美地區學術圖書館採用來解決其藏書空間不足問題,目前逐漸為世界各國圖書館應用,例如:日本國際基督大學圖書館(International Christian University,簡稱ICU),20...
 Boss, R. W. (2008). Automated storage/retrieval and return/sorting systems. Retrieved June 21,2012, from http://www.ala.org/ala/mgrps/divs/pla/plapublications/platechnotes/automatedrev.pdf.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University Library (n.d.). All about ASRS. Retrieved June 21,2012, from http://www-l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冊的著作。如:「書本」、「書籍」、「圖書」、「教科書」、「線裝書」、「百科全書」。
信。如:「家書」、「書信」。
文件。如:「證明書」、「申請書」。
寫。如:「書寫」、「振筆疾書」。
字體。如:「楷書」、「草書」、「行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身。如:「自己」、「自身」、「自我」、「自個兒」、「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從、由。如:「自此」、「自從」、「自古至今」、「自小到大」。
當然。如:「自然」、「自不待言」、「自屬有效」。
主動的。如:「自覺」、「自願」、「自動」、「自發」。
起源的地方。如:「其來有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各種形狀、線條、色彩所組成的畫面。如:「地圖」、「圖畫」、「圖片」、「插圖」、「圖表」。
謀取、希望得到。如:「圖謀」、「企圖」、「唯利是圖」、「貪圖名利」。
計謀、計策。如:「良圖」、「鴻圖大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儲藏穀糧、貨品的建築物。如:「穀倉」、「倉庫」、「貨倉」、「糧倉」。
倉卒、倉皇:匆促、慌亂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旅客住宿的地方。如:「旅館」、「賓館」、「會館」。
供人從事某些活動的場所、商店。如:「餐館」、「茶館」、「美術館」、「圖書館」、「照相館」。
政府機關單位的名稱。如:「大使館」、「領事館」、「國史館」。
古代教授學徒的場所。如:「蒙館」、「開館授徒」。
館子:餐館的簡稱。如:「上館子」、「吃館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蓄、聚集。如:「儲蓄」、「儲存」、「儲藏」、「儲備」。
太子,將要繼承王位的人。如:「儲君」、「立儲」、「王儲」、「皇儲」。
自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憑藉外在力量而自己主動作為。如:「他們常自動地在社區栽培花木、整理環境。」
2.不需透過人力,直接利用機械裝置操作。如:「自動步槍」、「自動控制系統」。
圖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籍。《韓非子.大體》:「豪傑不著名於圖書,不錄功於盤盂。」
2.地圖戶籍。《漢書.卷三九.蕭何傳》:「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臧之。沛公具知天下阨塞,戶口多少,彊弱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圖書也。」
3.河圖洛書的簡稱。參見「河圖洛書」條。《漢書.卷二九.溝洫志》:「聖王興則出圖書,王道廢則竭絕。」
4.圖讖符命一類的書籍。參見「圖讖」條。《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圖書皆書莽大臣八人。」
5.圖章。《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何不把我的名字,合著他的號,刻起兩方圖書來印在上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