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7.52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我犧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犧牲是一種道德表現,在不利於自己情境中,抗拒環境和外在壓力,含著忘我的心理,堅強的為正義和道德做出適當的行為,自我犧牲不是英雄主義,但不顧個人利益和自身安危是可以確定。如基督教相信基督(Christ)是一位殉教者,為了救助全人類而犧牲自己,是自我犧牲最好的例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第一人稱代詞。用於自稱。如:「自我反省」、「我是一個小學生。」
自稱己方。如:「我方」、「我國」、「我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身。如:「自己」、「自身」、「自我」、「自個兒」、「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從、由。如:「自此」、「自從」、「自古至今」、「自小到大」。
當然。如:「自然」、「自不待言」、「自屬有效」。
主動的。如:「自覺」、「自願」、「自動」、「自發」。
起源的地方。如:「其來有自」。
犧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神用的牲畜。《禮記.月令》:「命祀山林川澤,犧牲毋用牝。」《三國演義》第三六回:「孔明聞言作色曰:『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
2.為了某種目的,而付出自己的生命或權益。如:「為了挽救國家的危亡,他犧牲了生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祭祀用的牲畜。如:「犧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牛、羊、馬等家畜。如:「牲畜」、「牲口」。
祭祀用的家畜。如:「三牲」、「牲禮」。
自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個人自己。如:「自我檢討」、「自我約束」。
2.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如:「做任何事,都要想到別人,不要一切以自我為標準。」
3.哲學上指永遠不變的精神之我。
4.弗洛依德人格理論認為:人格係由本我、自我、超我所構成,自我介於中間,調節本我與現實世界的衝突,使人格得以健全發展。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的風險。因為與他人發生愛的關係,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體。這裏有自我犧牲或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係,從而獲得親密感,否則將產生孤獨感。艾瑞克森把愛定義為"壓制異性間遺 傳的對立性而永遠相互奉獻"。成年期(25~65歲):生育對自我專注的衝突當一個人順利地度過了自我同一性時期,以後的歲月中將過上幸福充實的生活,他將生兒育女,關心後代的繁殖和養育。他認為,生育感有生和育兩層含義,一個人即使沒生孩子,只要能關心孩子、教育指導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沒有生育感的人,其...
杜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他的創作風格。他的詩激盪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熾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後人公認為「詩史」,詩人被尊稱為「詩聖」。唐代的大文學家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並論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詩作 杜甫一生寫了一千多首詩,其中著名有《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麗人行》、《春望》等。杜甫詩充分表達了他對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尖銳對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千古不朽的詩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國人銘記。「濟時敢愛死,...
吳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成功的宣達原住民的行為是「野蠻落後」,應該被「教化」與「開化」,而吳鳳則是「寬大」、「仁慈」,以自我犧牲弭平紛爭的「義士」。此外,1913年日本當局興建吳鳳廟,當時的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更親自主祭。吳鳳搖身一變而成英雄。 國府儒化時期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來臺時,吳鳳傳說已經家喻戶曉,加上又符合儒家精神,因此更加油添醋並編入小學教材,此時的穿說已與史實相差甚遠。 消滅由於其內容對原住民風俗的記述偏離現實、造成一般人對原住民的偏見,不斷引起族群間的衝突而備受爭議,也引起原住民團體多次抗議。1988年,林宗正牧師率領的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