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我     
瀏覽人次:3140 收藏人次:0
1.個人自己。如:「自我檢討」、「自我約束」。
2.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如:「做任何事,都要想到別人,不要一切以自我為標準。」
4.弗洛依德人格理論認為:人格係由本我、自我、超我所構成,自我介於中間,調節本我與現實世界的衝突,使人格得以健全發展。
Bandura自我效能論(self-efficacy_theory)     
瀏覽人次:18746 收藏人次:1524170
起源自我效能這個概念是由社會認知論學者Bandura 於1977年所定義提出,根據心理學的行為學派與認知學派,他提出以自我調適為核心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Bandura認為增強無法引發人類的行為,除非透過認知過程產生期待。換言之,Bandura認為自我效能是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賦予的特定任務的能力的信念。一個人所具備的
自我認同理論     
瀏覽人次:14313 收藏人次:431143
合以及早閉型統合。這四種認同模型是經由對兩個問題的答案所得知的,這兩個問題分別為「個體是否積極的尋求自我認同?」「個體是否對行為做出承諾?」(例如,對價值、學校、工作、同儕以及對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對他人認同的觀點)。 定向型統合(identify achievement)對兩個問題答案皆為肯定的人,即為定向型統合,代表個體已經對自己的認同產生尋求,並且根據尋求的結果,對自己的教育、職業或是他人做出承諾。舉例來說,瑪莉深思熟慮後決定未來要當醫生,她相信藉由該職業可以讓她幫助他人。 迷失型統合(identity dif...
卡芬頓(M._Covington)自我價值論     
瀏覽人次:11033 收藏人次:752757
卡芬頓(M. Covington)的自我價值論(self-worth theory)學習動機之自我價值論(self-worth theory)係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芬頓(M. Covington, 1984)所提出。卡芬頓之自我價值論企圖探討"部分學生為何不肯努力學習?"之問題。(註1) 理論要義1.自我
自我肯定訓練(Assertiveness_training)     
瀏覽人次:10626 收藏人次:363529
目錄1 自我肯定訓練之意涵2 自我肯定訓練之目標3 自我肯定訓練之適合對象4 自我肯定訓練之內容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自我肯定訓練之意涵自我肯定訓練是社會...
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     
瀏覽人次:968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適合探索階段的自我揭露3 適合洞察階段的自我揭露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自我揭露適合使用在助人歷程中,指助人者建設性的和個案分享自己的經驗、行為、感覺。對個案而言具示範和鼓勵作用,且提供一個新的架構,讓個案能更深入的思考。尤其適合在探索階段和洞察階段使用此技巧。 適合探索階段的自我揭...
班度拉(Bandura)自我調節論     
瀏覽人次:7154 收藏人次:229315
班度拉(Bandura)自我調節論(self-regulation)班度拉描述個體進行仿效所觀察之行為的認知歷程為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首先,個體會自細觀察自身行為,並和榜樣行為相互比較;再而,將自己的表現和自己所設定的行為標準比較;而後,根據自我評斷給予自己自行產生的酬賞或懲罰(self-generated reward and punishment)...
自我解嘲     
瀏覽人次:6457 收藏人次:1489438
以言語或行動解釋、掩飾自己受人嘲笑的事實,以轉移焦點或緩和氣氛。如:「碰到難堪的事,懂得幽默和自我解嘲,能讓人免於窘境。」
本我自我自我     
瀏覽人次:5918 收藏人次:117650
在心理動力學中,本我、自我與超我是 由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之結構理論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佛洛伊德提出相關概念,以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係。「本我」(完全潛意 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本我本我(英文:id)是在潛意識型態下的思想,(拉丁字為「it」,原德文字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式——人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衝動的欲望,如...
自我應驗預言     
瀏覽人次:4744 收藏人次:115579
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目錄1 期望理論定義2 起源3 應用4 後續研究進展5 中英文關鍵字6 參考書目 期望理論定義係指一個人對於他人的期望,往往成為被期望的人自我實現的預言,亦即一個人期望他人成功,他人就會成功,相反的期望他人失敗,他人就會失敗,故稱之為期望理論,又稱為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起源由莫頓(R. K. Merton)於1948年在The Antioch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