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73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我觀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觀察泛指個體對自己行為的觀察。傳統行為主義者(如華生與施金納等)將行為界定為可以觀察測量的外顯反應或活動;新行為主義者(如霍爾與托爾曼等)將行為的定義放寬,除可觀察測量的外顯行為之外,也包括內隱性的意識歷程。「行為」一詞在心理學上的廣義用法,已包括內在的、外顯的、意識的與潛意識的一切活動。一般在從事心理治療或諮商過程當中,治療者有時會要求當事人對所述問題的相關現象(如欲改變的行為習慣或與情緒困擾有關的信念等)做自我觀察並記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如:「觀賞」、「觀光」、「參觀」、「觀看」。
景像、情景。如:「奇觀」、「景觀」、「外觀」、「恢復舊觀」。
看法、意識。如:「觀念」、「主觀」、「人生觀」、「世界觀」。
道觀:道教的寺廟。
小樓及其上之建築物。如:「樓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第一人稱代詞。用於自稱。如:「自我反省」、「我是一個小學生。」
自稱己方。如:「我方」、「我國」、「我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身。如:「自己」、「自身」、「自我」、「自個兒」、「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從、由。如:「自此」、「自從」、「自古至今」、「自小到大」。
當然。如:「自然」、「自不待言」、「自屬有效」。
主動的。如:「自覺」、「自願」、「自動」、「自發」。
起源的地方。如:「其來有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仔細審視。如:「審察」、「觀察」、「察核」、「察訪」、「察覺」、「明察秋毫」、「察言觀色」。
觀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仔細察看事物的發現或現象
自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個人自己。如:「自我檢討」、「自我約束」。
2.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如:「做任何事,都要想到別人,不要一切以自我為標準。」
3.哲學上指永遠不變的精神之我。
4.弗洛依德人格理論認為:人格係由本我、自我、超我所構成,自我介於中間,調節本我與現實世界的衝突,使人格得以健全發展。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