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3.2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荊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1)位於山東省諸城縣東北,也稱為「荊臺山」。(2)位於河南省禹縣西北。(3)位於河南省閿鄉縣南。也稱為「覆釜山」。(4)位於安徽省蕪湖縣東南。(5)位於安徽省懷遠縣西南。(6)位於湖北省南漳縣西。
荊山之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荊山所產的玉石,即和氏璧。楚人和氏得玉璞於荊山,進獻楚王,初不為王所信,致雙足被刖,直到文王時方從玉璞中得到美玉的故事。見《韓非子.和氏》。後比喻資質美好。《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人人自謂握靈蛇之珠,家家自謂抱荊山之玉。」
有眼不識荊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荊山玉,春秋時代楚國人卞和在荊山發現的璞玉,兩次獻給楚王,都被認為是普通的石頭。「有眼不識荊山玉」比喻認不出名貴的物品或傑出的人物。如:「這麼純淨的水晶,你竟然當成玻璃,真是有眼不識荊山玉。」《金瓶梅詞話》第二一回:「我西門慶一時昏昧,不聽你之良言,辜負你的好意。正是:『有眼不識荊山玉,拿著頑石一樣看;過後知君子,方纔識好人。』千萬作饒恕我則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葉灌木。枝條可用來編籃子,也可製成刑具。如:「負荊請罪」。
荊棘:泛指多刺的灌木。比喻困難。如:「雖然一路上荊棘重重,他卻一點也不退縮。」
謙稱自己的妻子。如:「拙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裝飾。如:「點綴」。《文選.曹植.七啟》:「飾以文犀,雕以翠綠,綴以驪龍之珠,錯以荊山之玉。」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謝翱〈文房四友歎〉詩:「荊山風雨朝暮號,璞在吾懷足何罪?恨不雪恥酬諸姬,背水一戰漢為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華麗的文彩。《文選.曹植.七啟》:「步光之劍,華藻繁縟,飾以文犀,雕以翠綠,綴以驪龍之珠,錯以荊山之玉。」
多難興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楚多難,有是三者,何鄉而不濟?」對曰:「恃險與馬而虞鄰國之難,是三殆也。四嶽、三塗、陽城、大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是不一姓。冀之北土,馬之所生,無興國焉。恃1>險2>與馬,不可以為固也,從古以然。是以先王務3>脩德音以亨神人4>,不聞其務5>險與馬也。鄰國之難,不可虞6>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7>。若何虞難?齊有仲孫之難而獲桓公,至今賴之。晉有里、之難而獲文公,是以為盟主。衛、邢無難,敵亦喪之。故人之難,不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脩政德,亡於不暇,又何能濟?君其許之!紂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隕,周是以興,夫豈爭諸侯?」 〔注解〕 (1) 恃:依賴、依...
滄海遺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七齣》:「二位,你壁豎風裁,蓋世真儒臥草來。分明是珠沈(沉)滄海、玉韞荊山、劍穢黃埃。」 參考詞語︰遺珠滄海注音︰|ˊ ㄓㄨ ㄘㄤ ㄏㄞˇ漢語拼音︰yí zhū cāng hǎi釋義︰即「滄海遺珠」。見「滄海遺珠」條。 01.清.查慎行〈歲寒雜感〉詩一○首之九:「稊米太倉雖見錄,遺珠滄海詎勝收?」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