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莎士比亞     
瀏覽人次:172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64~1616)英國伊麗莎白時代詩人、大戲劇家。幼年貧苦失學,二十二歲時至倫敦為劇場演員,後為劇場修改古代戲曲,繼乃自創劇本。傑作三十五種,剖析人性,刻劃入微。所著十四行詩有《短歌集》等,喜劇有《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等,悲劇有《哈姆雷特》、《羅蜜歐與茱麗葉》等,歷史劇有《凱撒大帝》、《亨利第五》等。
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瀏覽人次:1026 收藏人次:126674
莎士比亞芭蕾     
瀏覽人次:183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指以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Shakespeare, 1564-1616)的作品為創作泉源的舞劇作品,這類作品非常多,有時莎士比亞的同一個劇本,會引起不同編舞家、音樂家的興趣,而有不同的作品出現。其中最著名的如《羅蜜歐茱麗葉》、《仲夏夜之夢》、《哈姆雷特》、《馴悍記》……等等都先後被不同的舞蹈家,以不同的手法多次的在舞台上呈現。除了以較完整的劇本為藍圖的舞劇,當代一些舞蹈家更以濃縮方式,摘取莎士比亞故事中的精華,編作成散文般的舞蹈作品。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瀏覽人次:45367 收藏人次:6077096
較量。如:「比較」、「比賽」、「比武」、「無與倫比」。
數學上指同類的兩數相除。如:「三比二」。
作譬喻。如:「比方」、「比喻」、「比如」。
摹擬。如:「比畫」。
表示比賽得分的對比。如:「這場球賽的結果為3比1。」
並、靠。如:「肩比肩」。
接連的。如:「天涯若比鄰」。
依附。如:「朋比為奸」。
近來、最近。如:「比來」、「比年」。
屢屢、常常。如:「比比皆是」。
    
瀏覽人次:42863 收藏人次:3933945
第二的、次一等的。如:「亞軍」、「亞熱帶」、「孟子亞聖」。
亞洲的簡稱。如:「東南亞」、「亞太地區」、「歐亞大陸」。
發語詞。同「阿」。如:「亞爹」、「亞娘」。
    
瀏覽人次:11475 收藏人次:3567201
古代貴族階級中最低的一級。如:「天子、諸侯、大夫、士」。
四民之一。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如:「士、農、工、商」。
對人的美稱。如:「志士」、「勇士」、「女士」、「男士」、「各界人士」。
軍階之一,尉級以下。如:「上士」、「中士」、「下士」。
軍人。如:「士兵」、「士氣」、「身先士卒」。
某些技術人員。如:「護士」、「技士」、「助產士」。
    
瀏覽人次:7372 收藏人次:1512709
譯音用字。如:「莎士比亞」。
類化     
瀏覽人次:7514 收藏人次:256193
目錄1 前言2 舉例3 結論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如果學生已學會了上數學課時,應該坐在座位上細心做作業,那麼,他們在自然科學課時,行為是否也同樣有所改善呢?如果學生能夠計算7個蘋果減去3個蘋果,他們是否也能夠算出7個橘子減去3個橘子是多少?如果學生能誰釋莎士比亞的象徵主義,他們是否也能夠解釋非洲民間故事的象徵主義?這些都是類化的問題,亦即,在某情境下習得的行為能否遷移到其他情境的問題。老師不能將類化視為理所當然或自然會發生的事情。 舉例通常,班級經營方案在某情境下成功了,並不能保證學生在其他情境下其行為也會自動改善...
琹涵     
瀏覽人次:5079 收藏人次:0
涵並不知道自己在學生心中佔了多少份量?十分醉心戲劇、電影、閱讀的她,時常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一個又一個莎士比亞的劇作或其他文學名著。過了許多年,學生才告訴她,當年是多麼地著迷。有個女孩記得每天在下課前十分鐘,只要大家表現好,就可以聽到老師像說連續劇般說著傑克倫敦的小說《白牙》,而她弟弟每天就盼在巷口,等著放學歸來,可以手牽著手,聽姊姊分享今天的十分鐘故事,偶爾落空了!姊弟倆就只好落寞無語地踏上歸途。「我的出現無疑是為孩子們開了一扇窗。」後來許多學生告訴她,受了她的啟發,他們私底下也很熱中寫作,培養了濃厚的文學興趣,對日後影...
誇飾     
瀏覽人次:4611 收藏人次:339994
運用誇飾的修辭技巧。如:1. 元‧王實甫《西廂記‧哭宴》:「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嶽低。」2.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朱生豪譯):「我可以告訴你一個故事,它是最輕微的一句話,都可以使你的魂飛魄散,使你年輕的血液凝凍成冰,使你的雙眼像脫了軌道的星球依樣突出,使你的糾結的捲髮根根分開,向憤怒的豪豬身上的刺毛一樣,森然聳立。」 數量的誇飾凡在語文中,敘述數量的多寡,可以運用誇飾的修辭技巧。如:1.李白<長干行>:「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2.台灣諺語:「一個錢打二十四結。」 參考資料(註一) 董季棠著:《修辭析論》,台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