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蒙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中國的最北部。面積一百六十二萬一千二百平方公里。本屬中國的一部分,後獨立而為蒙古共和國,首都為烏蘭巴托,舊稱為「外蒙古」,簡稱為「外蒙」。畜牧業發達。
蒙古大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譏稱醫術不精的醫事人員。如:「看病要找對醫生,否則要是碰上蒙古大夫,恐怕會誤了生命。」
2.(歇後語)惡治。意謂醫術不精的人,替人治病沒有醫理根據,恐有誤診。如:「我不想給那先生看病,擔心他是『蒙古大夫──惡治』。我怕小命會沒了。」
蒙古帝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十三世紀初,由蒙古人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帝國。它不僅獲有中原的領導權,更有征服世界的野心。於是向西征服伊朗和黑海以北的南俄草原,建立四大汗國;向東南征服中國的金、宋,建立元朝。帝國於十四世紀中葉瓦解。
蒙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古人逐水草而居時,所住的拆建兩便的半圓形帳幕。高、深各約丈餘,周圍用檉柳做架柱,外用牛皮或厚氈包覆,門低而闊,垂以厚簾,頂圓呈穹廬狀,攜帶極為方便。也稱為「氈包」。
蒙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古族使用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遼寧、黑龍江、吉林、青海、甘肅等省。有二十七個輔音,八個基本元音和八個長元音,詞彙中少量的突厥、漢、藏等語言的借詞,使用蒙古文。
蒙古地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內蒙古、新疆、遼寧、黑龍江、吉林、青海、甘肅一帶,少數散居在河北、河南、寧夏等地。操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蒙文,兼用漢文及漢語。過去以游牧為主要生活方式,現主要從事畜牧業,部分居民則半牧半農或從事農業。傳統住屋為蒙古包。簡稱為「蒙族」。
蒙古文速成識字法(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古文速成識字法是大陸地區蒙古族學生快速學習蒙古文字的一種方法。這一方法是一九五三年由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蒙古族中學教師烏力吉提出,得到官方承認後首先在遼寧省的蒙古族學校或蒙古文班推行。
  這種識字方法主要是將蒙古文字的三十個字母歸類,母音有七個、變體三十三個、連體三十個,自此入手學習,可縮短教學時間,在短期內為學習蒙古文奠下基礎。
蒙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古族通用的拼音文字。以回鶻文字母為基礎所創制,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現行蒙古文有三十一個字母,包括七個元音字母(實際上只有用五個不同的符號表示)和二十四個輔音字母。大多數字母在詞首、詞中、詞末的寫法有所不同。蒙古文在蒙古族的文化發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並保存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