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63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薩拉邦舞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類型名。巴洛克時期的一種三拍子舞曲,在法國和德國這類舞都採用慢的速度,它的節奏特色為第二拍是附點音符,樂曲開始時沒有上拍,終止在第三拍上。其曲式通常都是二段式,樂句是由規則對稱的4或8小節組成,旋律簡單,可自由加入許多裝飾音,在巴洛克時期的舞蹈組曲中,薩拉邦舞曲通常都被安置在《庫朗舞曲》(Courante)之後。關於薩拉邦舞的來源有不同的說法,但多數學者認為它可能是來自阿拉伯摩爾人(Arabie-Moorigh)的舞蹈。十六世紀時流行於墨西哥及西班牙,稱為Zarabonda,它原是一種快節奏的舞蹈,用響板和吉他伴奏。但因歌詞淫蕩、動作挑逗,曾於1583年被西班牙王飛力浦二世(Philip ...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l998.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折不直的。如:「曲路」、「彎曲」、「曲線」。
使彎折。如:「曲膝」。
不對的。如:「曲解」、「是非曲直」。
轉彎的地方。如:「河曲」、「山曲」。
心中的隱情。如:「衷曲」、「心曲」。
委婉。如:「曲從」、「曲順」、「曲盡孝道」。
樂歌。如:「歌曲」、「舞曲」、「小曲」。
中國一種古典韻文。元朝時最盛行。如:「元曲」、「散曲」、「劇曲」。
量詞。用於計算歌曲、樂曲的單位。如:「高歌一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如:「鄰邦」、「家邦」、「友邦」、「安邦定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菩薩:A>佛教稱證得佛果而普渡眾生的修行者。僅次於佛而高於羅漢。如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B>泛指神、佛。如:「奶奶祈求菩薩保佑遠行的父親早日平安歸來。」C>稱心懷慈悲、樂善好施的人。如:「他的善行廣被四方,真是位活菩薩。」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扯。如:「拉車」、「拉扯」、「拉鈴」。
延長。如:「拉長」。
撮合、聯絡使接近。如:「拉攏」、「拉關係」、「拉生意」。
幫助。如:「拉他一把」。
排泄。如:「拉肚子」、「拉屎」。
一種演奏方法。如:「拉胡琴」、「拉小提琴」。
拉拔:撫養。如:「她辛辛苦苦的把兩個小孩拉拔長大。」
舞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舞蹈所作的樂曲。為英語dance music的意譯。通常有典型的節奏,如圓舞曲為三拍子;亦有專供伴舞或演奏的樂曲。
邦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參見《日本舞踊》〔Nihonbuyou〕。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