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蘇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太湖東岸,是太湖水運中心,大運河與京滬鐵路、蘇嘉鐵路在此交會。境內湖泊廣布,稻米產量多,品質好,並盛產魚蝦,故有「魚米之鄉」之稱。
江蘇省蘇州中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州中學校址在江蘇省蘇州市三元坊,為大陸地區最古老和最著名的中學之一。
  蘇州中學歷經變遷。現三元坊原為北宋散文大家范仲淹於景佑二年(1035)所建府學舊址。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增設紫陽書院。光緒三十年(1904)改為江蘇師範學堂,文字學家羅振玉任校長,聘日本文學博士藤田豐八為總教習,教習中有著名學者王國維等,先後任教該校之日本學者約二十餘人,師資整齊雄厚。這一時期該校學生畢業後大多赴日留學,多數參加孫中山組織之同盟會。民國元年(1912),改名江蘇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著名學者楊保恆任校長。楊校長創導「注全力於德智體三育之發達」,並首創小學單級教學法。十六年(1927),學...
蘇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明代中葉至清初年間,江蘇省蘇州山塘畫店所製作的偽本書畫。主要仿製宋代趙伯駒和明代文徵明、唐寅、仇英等人的山水、人物畫。
蘇州評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曲藝。有說有唱,由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合併而成,故稱為「蘇州評彈」。簡稱為「評彈」。
蘇州彈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江蘇南部、上海、浙江的杭、嘉、湖等地區的曲藝。有說有唱,以小三弦、琵琶為主。演出者自彈自唱,有一人、二人和二人以上等組合形式。基本唱腔是上、下句變化反覆結構。表演靈活簡便,善用敘事、代言相結合的手法和說、噱、彈、唱的藝術手段描繪故事情節,刻劃人物性格。此種技藝在清代中葉時已相當成熟。
蘇州大學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州大學圖書館創立於1952年,原名江蘇師範學院圖書館,係由原私立東吳大學圖書館(其前身為東吳大學堂藏書樓)、原私立江南大學圖書館和原蘇南文教學院圖書館合併而成;學校即位於東吳大學舊址。1953年圖書館建成1,940平方公尺的專用館舍,同年學校的音樂、美術系科調至華東師範大學和南京師範學院。1955年學校的中文、生物、地理系科調至南京師範學院。1982年學校更名蘇州大學,圖書館因之改為現名。1984年建成新的專用館舍。1992年落成香港朱敬文捐資建築的新館舍,命名為敬文圖書館。
  館藏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文獻,以師範教育所需文獻為主,以英文文體學、數學文獻的收藏最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行政區域劃分的名稱。如:「蘇州」、「加州」。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蘇州的簡稱。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相形見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這蘇州撫臺姓葉,號叫伯芬,本是赫赫侯門的一位郡馬。……一位赫赫侯府郡馬,自然有人照應,委了他一個軍裝局的會辦。這軍裝局局面極闊,向來一個總辦,一個會辦,一個襄辦,還有兩個提調。總辦向來是道臺;便是會辦、襄辦,也是個道臺;就連兩個提調,都是府班的。他一個部曹1>,戴了個水晶頂子2>,去當會辦;比著那紅藍色的頂子,未免相形見拙。何況這局裡的委員,藍頂子的也很有兩個;有什麼事聚會起來,如新年團拜之類,他總不免跼蹐不安;人家也就看他不起。那總辦更是當他小孩子一般看待。 〔注解〕 (1) 部曹:古代官署或部門分科辦事,因此明清時代稱掌管各部門的職官為部曹。 (2) ...
庸人自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唐書.卷八八.陸元方列傳》嘗有小吏犯罪,但示語而遣之。錄事1>白曰:「此例當合與杖2>。」象先3>曰:「人情相去不遠,此豈不解吾言?若必須行杖,即當自汝為始。」錄事慚懼而退。象先嘗謂人曰:「天下本自無事,祗是庸人擾之,始為繁耳。但當靜之於源,則亦何憂不簡。」前後為刺史4 >,其政如一,人吏咸懷思之。 〔注解〕 (1) 錄事:職官名。舊時各官署繕寫文件的官員。 (2) 杖:古代的一種刑法。用棒子或竹板打犯人 (3) 象先:陸象先(西元665∼736),字崇賢,陸元方子,唐.蘇州人。歷任戶部尚書等官職,為政尚仁恕。諡文貞。 (4) 刺史:職官名。古代糾察地方官員之官,後沿稱地方長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