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齡。《莊子.達生》:「行年七十,而猶有嬰兒之色。」《文選.李密.陳情表》:「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繞行太陽一周所需的時間。如:「新年」、「去年」、「歲末年終」。
年節,新年。如:「過年」、「拜年」。
有關年節的用品。如:「年糕」、「年貨」、「年畫」。
每一年的。如:「年薪」、「年會」、「年息」。
歲數。如:「年齡」、「年紀」、「年輕」、「年高德劭」、「忘年之交」。
人生所經歷的某個時期。如:「童年」、「壯年」、「老年」、「青少年」。
時間、光陰。如:「年華」、「年久失修」。
時代、時期。如:「年代」、「康熙年間」、「民國初年」。
一年之中農作物的收成。如:「年成」、「豐年」。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項工程花了四年半才完工。」
得心應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7>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8>已夫﹗」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關尹子.三極》。 (2) 桓公:齊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 (3) 輪扁:製作車輪者,名扁,春秋齊人,生卒年不詳。 (4) 斲:音ㄓㄨㄛˊ,砍、削木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餘數、零頭。《聊齋志異.卷四.狐諧》:「行年二十有奇,尚不能掇一芹。」
傴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背脊彎曲的病。《淮南子.精神》:「子求行年五十有四,而病傴僂。」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王靜安在《太史公行年考》中,根據《三國·魏志·王肅傳》,謂《史記》之名始於王肅。楊明照《太史公書稱史記考》指出《史記》名稱,始於東漢靈獻之世。(《燕京學報》第二十六卷)。《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傳說時代|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第一部,...
孤苦伶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李密〈陳情表〉(據《三國志.卷四五.蜀書.鄧張宗楊傳.楊戲》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引)晉武帝立太子,徵為太子洗馬,詔書累下,郡縣偪遣,於是密上書曰:「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見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1>,零丁孤苦,至於成立2>。既無伯叔,終鮮3>兄弟;門衰祚4>薄,晚有兒息5>。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早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亦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敢廢遠。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
急如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李密〈陳情表〉(據《三國志.卷四五.蜀書.鄧張宗楊傳.楊戲》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引)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見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早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表聞1>,辭不就職。詔書切峻2>,責臣逋慢3>;郡縣偪迫,催臣上道4>...
門衰祚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庭衰微、福祚淺薄。《文選.李密.陳情表》:「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唐.陳子昂〈為人陳情表〉:「臣門衰祚薄,少遭險舋。行年三歲,嚴父早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