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705.4729 ms
共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街談巷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街小巷中的議論、傳言。《漢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也作「街談巷議」。
|
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
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路、街窄小的道路。如:「巷子」、「長巷」、「巷弄」、「大街小巷」、「街頭巷尾」。
|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路上聽到一些沒有根據的話,不加求證就又在路途中說給其他的人聽。語本《論語.陽貨》:「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後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漢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也作「道路風聞」。
|
街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街小巷中的議論、傳言。《文選.張衡.西京賦》:「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釐。」《老殘遊記》第二回:「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也作「里談巷議」、「街頭巷語」、「街談巷說」、「街談巷語」。
|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代表人物呂不韋,其思想較混雜。農家:代表人物許行,專註農業技術。小說家:代表人物宋鈃,主要是蒐集街談巷語。 秦 以吏為師,以法為教 秦始皇採納李斯意見之後,實行嚴酷的專制統治,取消並禁止辦私學,焚書坑儒,屠殺博士和方士。 兩漢 幼年以認字教育為主,少年以學習儒家經典為主,青年以研究和應用為主,基本和官辦學校教授內容相同。 西漢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於人才缺少,皇帝和政府都重視開辦培養人才的機構。政治上「與民休息」,文化上前期崇尚黃老學說,講究因循無為。然而董仲舒則在和漢武帝對話的過程中提出教育改革的重要建議...
|
街談巷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細密。見「擘肌分理」。〔參考資料〕 《漢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
巷議街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細密。見「擘肌分理」。〔參考資料〕 《漢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