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4.75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詢問。《說文解字.言部》:「,問也。」《詩經.小雅.正月》:「召彼故老,之占夢。」《文選.陸機.文賦》:「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
2.審問。如:「審」、「偵」。《莊子.列禦寇》:「宵人之離外刑者,金木之。」《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左右不明,卒從吏,為世所疑。」
3.責問、指責。《國語.吳語》:「吳王還自伐齊,乃申胥。」
4.諫告、告訴。《詩經.陳風.墓門》:「夫也不良,歌以之。」三國魏.嵇康〈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一八章之一一:「仰高雲,俯託輕波。」
消息、信息。如:「喜」、「問」。唐.元稹〈酬樂天早春閑遊西湖〉詩:「故交音少,歸夢往來頻。」
息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息處理論(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息處理論(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或稱信息加工論,用以解釋人在各式環境中是如何透過感官覺察、注意、辨識、轉換及記憶等內在心理活動來吸收定運用知識之歷程。(註1)息處理論立基於20世紀70年代興起之認知心理學,其盛行於80年代後至今。目錄1 一、
息處理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息處理學習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目錄1 理論意義2 在教學上的應用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理論意義因為電腦的發明與應用便利了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又因語言心理學的發展充實了認知心理學的內容,使得認知心理學發展出一新興的學習理論─息處理學習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基本上,息處理學習論,將個體從...
科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泛指由微電腦或程式控制的產品。信息技術或資科技(英語: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是主要用於管理和處理資所採用的各種技術總稱。它主要是應用電腦科學和通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資系統及應用軟體。它也常被稱為資
息;信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用來傳送一定資量的符號、序列(如字母及數字)或連續的時間函數(如影像)。它與記錄之差別為:記錄只意味著儲存而不包括傳輸,息則意味著傳輸。
(二)在通信系統中,它是作為一個整體資料源發往資料集的一組字符或代碼序列,其排列由資料源決定之。在電報和數據傳輸中,息一般包括三部分,即首部或標題、正文及結束標記。
不對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對稱 資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指參與交易各方所擁有、可影響交易的資不同。一般而言,賣家比買家擁有更多關於交易物品的息,但相反的情況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見於二手車的買賣,賣主對該賣出的車輛比買方了解。後者例子比如醫療保險,買方通常擁有更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電腦上指對使用者有用之資料和息的總稱。以別於未經處理過的資料。如:「資業」、「電腦資」。大陸地區稱為「信息」。
2.泛指一般資料和息。如:「生活資」、「唱片資」。
秘密通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秘密通自由秘密通自由屬於對於言論自由的表達管道之一,而憲法特別將此類視為基本權加以保障,其背後亦有賦予個人人格與隱私權之深層意義,基於秘密通自由之保障,國家在非有法令依據的情形之下,不可任意對人民秘密通之內容加以侵擾、侵犯。而此指之秘密係屬於個人化之事項,即個人可依其自由意志決定是否使他人知曉之...
信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號、號是指以聲音、電波、電流、光線等可被接收的媒介傳遞息,這些息可以被解碼或重組而得到所要之資料或數據,這些傳遞之息即叫號,例如以無線電波傳遞號。
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1.1 倫理定義1.2 資倫理定義1.3 資倫理的四大議題(PAPA)1.3.1 隱私權:(Privacy)1.3.2 正確性:(Accuracy)1.3.3 所有權:(Property)1.3.4 使用權(Accessibility)1.4 資倫理相關問題1.4.1 網路禮節 (Netiquette)1.4.2 網路安全1.4.3 網路侵權行為1.4.4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