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6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代表一個完整觀念的文字或語言。如:「言」、「措」。
3.有組織的或片段的語言文字。如:「歌」、「演講」。
4.文體名。興於唐,盛於宋,主要產生於配合燕樂演唱的歌辭;也有一部分來自詩,樂工加上和聲、泛聲而逐漸形成。句式多長短不一,且須遵守一定的格律限制。如:「唐詩宋」。也稱為「長短句」、「詩餘」。
5.辯訟的話。通「辭」。如:「挑架訟」。《儒林外史》第二四回:「正值向知縣出門,就喊了冤。知縣叫補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文字連綴成。如:「老師要學生就課文內的生字逐一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工具書。參見「辭典」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組的合稱。可作為句子的結構成分。也作「語辭」。
奪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無理由卻強行狡辯。《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孔明所言,皆強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通俗常言疏證.言語.強奪理》引《空谷香劇》:「羞色膽包天,強奪理。」
大放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表誇張的言。如:「今天他在會中大放厥。」
贅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文中累贅多餘的語句。如:「這篇文章言簡意賅,毫無冗贅句,真是佳作。」
不達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用的言無法適切表達心意。宋.釋惠洪《石門文字禪.高安城隍廟記》:「蓋五百年而書功烈者不達意,余嘗歎息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大凡譯技藝的書,必要是這門技藝出身的人去譯,還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個不達意的毛病。」也作「辭不達意」、「辭不意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過修飾的精美語,常指引用的典故或詩文中現有的語。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潘安仁之藻,徒增哀怨。」《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這些話是教養題目文章裡的藻,他竟拿著當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歡,把個官弄掉了!」也作「辭藻」。
2.書名。清朝彭孫遹撰,四卷。論唐宋以來諸家,並拈取其名篇佳句,品其短長。
支吾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含混牽強的言語,搪塞應付他人。《官場現形記》第三二回:「余藎臣見王小五子揭出他的短處,只得支吾其:『他的差使本來要委的了。銀子是他該我的,如今他還我,並不是花了錢買差使的。』」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